“众所周知,只有日本人才喜欢起四个字的汉字名字,所以,‘丁锦日天’毫无疑问是日本人,而且为涂黑中国才故意用汉字写上到此一游的。有德有信的中国人绝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这是@作家崔成浩25日晚间的留言。

这个因反讽而上走红的账号,是加入了上个周末中国互联网上最热闹的一场围观,围观一个名叫丁锦昊的旅游景点涂鸦少年。

事件缘起@空游无依此前一天深夜所发微博:“在埃及最难过的一刻。无地自容。我对埃及导游‘亚瑟王’说:‘实在对不起!’没想到吃惊得嘴里叨叨‘怎么能这样怎么能这样’的亚瑟王,返过头来安慰我说:‘这不是你们是错,这一定是哪个导游的错,导游应该阻止。’我们试图用纸巾擦掉这羞耻,但很难擦干净,又不能用水,这是三千五百年前的文物呀。”

配图正是那7个应是用砖石刻画于埃及卢克索神庙上的歪歪扭扭的汉字——“丁锦昊到此一游”。虽然@空游无依原本只有几千关注者,但这条揭发国人在外丑行的微博却在24小时内获得了近10万次转发。

前一秒可能还在反唇相讥人民网的“无德无信美国人”栏目,可如今有图有真相,那些刚刚兴奋于反打公权力一记耳光的人们,现在自己的脸上难免也会觉得有些火辣辣——尽管有人第一时间认定能去埃及旅游者非权即贵,但扪心自问,谁又能否认“到此一游”乃是神州大地司空见惯的恶习,参与者之广泛已经致使国人见怪不怪。

伴随着“你的趣味让所有国人的脸摔在地上;你的趣味让一个文明古国在另一个文明古国丢尽颜面”的满屏斥责,人肉搜索也已开始。也怪当初父母给丁锦昊起名字时太过用心,埋下了祸根——只用了一个晚上,@辣笔小球就宣布“查出来了”:“全国叫丁锦昊的,一共7人。经过笔迹认定,这个丁锦昊是南京人,现年15岁,在某中学就读,小学毕业于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

此时,在更多名人大V加入关注后,“丁锦昊”三字已经跃入新浪微博“时事热搜榜”前三,并迅即荣登话题榜首。媒体账号和意见领袖们纷纷就此发表观点,代表央广的的@中国之声提醒各位:“这不是一个人的羞耻。现在中国人走遍了世界,别忘了,出去时,你就是中国”;@经济日报配上表示鄙视的图标,斥道“这才真是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文冤阁大学士发挥毒舌本色:“建议把丁锦昊童鞋制成木乃伊,在其亚麻裹尸布上写下八个墨笔大字——‘图坦卡门到此一游’”;连@周鸿炜都专门跑来杀毒:“一个叫丁锦昊的中国人,我们不要像他一样丢人好不好!”

话题滚烫。继周六下午出版的晚报开始报道这一网络事件后,昨天各地都市报更是群起跟进,多在头版给出标题。

新京报即在封面刊出那幅作为罪证的图片,并有整版报道《埃及3000年神庙浮雕现“到此一游”。部分中国游客感羞愧,网友人肉“题名者”;律师称是否构成犯罪要看文物损坏程度》。除了宣布微博评论中出现最多的字眼是“耻辱”、“丢人”、“没素质”、“道歉”外,更是用提要专门注明:“5月16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贯彻实施旅游法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部分游客素质和修养不高,旅游景区乱刻字、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有损国人形象,影响比较恶劣。要倡导健康文明旅游方式,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树立中国游客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