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打造一家像高盛(Goldman Sachs)那样的公司有多难?在压力日增的中国,有一百多家机构正致力于实现这个目标,而且所用时间也要创下纪录。

这里说的是主要创建于过去15年的中国券商。现在,它们已步入艰难的青春期,试图使散户投资者保持对中国股市的兴趣。中国股市的历史不长,目前正处于苦苦挣扎之中。

中国证券业协会(SAC)就记载了114家这样的券商,但大部分外国人根本就叫不出来几个名字。即便在相当了解中国市场的人看来,这些券商是否真的准备好模仿直到金融危机爆发之前西方投行乐于从事的风险更高的业务,就更不值得关注了。

对于自营交易、私募股权以及其他另类投资领域的直接投资,在这些券商的业务中的比例日益扩大,并且发展极其不稳定。中国证券业协会表示,去年券商投资收益贡献了五分之一以上的行业净利润。

投资者交付保证金之后,券商会向他们出借更多的资金以买入股票。同时,券商并向那些希望卖空的对冲基金出借股票。

高盛目前是这些业务里的大部分上都是全球领导者,可以说占据这一地位已有一段时间。比如说,高盛经营着全球第二大私募股权基金,在对冲基金服务方面也是全球第二。

但华尔街(Wall Street)巨头们花费了近150年的时间,才从19世纪的纽约商业票据业务发展到今天的水平。与此同时,中国以外的监管机构目前正在提高银行从事这些风险更高业务的成本,或者说试图完全取消自营交易。这不仅是为了避免金融不稳定性,也是为了消除利益冲突,以及主导金融集团进行寻租太过容易引起的担忧。

当然,中国来自一个非常不同的地域,其市场必须以更快的速度创建起来。自从去年4月以来,中国证监会(CSRC)已开始放宽规则,允许券商投资于更多类型的市场,降低投资中的资本金要求,并发行自己公司的债券。路透社(Reuters)数据显示,自今年年初券商可以发行债券以来,截止到4月末,其发行的债券总额已超过130亿美元。

中国证监会希望股市和债市出现更多的流动性。然而,仅仅是允许券商像没有经验的对冲基金那样行动并且彼此之间开展更多的股票交易,是不太可能奏效的。中国证监会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长线投资文化改变发展非常缓慢,养老金计划、保险公司、共同基金等老牌机构投资者严重缺位。中国的储蓄率很高,但储户们却被较高收益率、不透明的理财产品吸引过去了。

话又说回来,券商的杠杆率确实比较低。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显示,去年年底,全行业总净资产只是净资本的1.4倍。2012年年底,在香港上市的银河证券(Galaxy Securities)的净资产为156亿元人民币(合25亿美元),仅仅略高于其净资本。

无论券商所处的市场或者风险管理有多不完备,在这种杠杆水平下,它们如果要有“惊世之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银河证券拟筹资11亿美元的首次公开募股(IPO)(本周将进行定价),是另一个同样重要的教训。经纪人之所以希望拓展到这些风险更高的业务中以及进军海外市场,是因为其国内的核心业务正在萎缩。2010年以来,银河证券的经纪业务收入下降了40%。券商们能否冲出中国发现更广阔的蓝天?答案就藏在以下事实中:承销银河证券IPO的银行达到了创纪录的21家。

美国和亚洲银行承销IPO费用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前者可能达到筹资额的7%,而后者则只有2.5%,甚至更低。原因在于承销银行的数量过高:数据处理公司Dealogic统计显示,除了日本之外,去年亚洲承销银行数量是美国的三倍以上。美国五家主要银行的市场份额达到55%,而亚洲则为31%。简单来说,亚洲股权市场需要减少而不是增加参与者。

114家中国券商中或许可以产生另一个高盛,但在它们压力日增的发展中,想要从中挑出那个潜在的“高盛”要冒很大的风险。

本文作者是英国《金融时报》亚洲金融记者

译者/王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