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程度上,我们都生活在货币幻觉下,以及私人债务、公共债务、银行信用创造的庞氏骗局中,全球国内生产总值不过70万亿美元,广义货币供应65万亿美元(GDP的92%),而各种债务价值100万亿美元(GDP的1.4倍),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名义价值则达到640万亿美元(GDP的9.1倍)。历史来看,任何国家其实从来也没有真正清偿过他们的债务,信用本位以后,各主要存续着的经济体的负债率就一直都在上升,它们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也在不断膨胀。借新债还旧债以外,通常消解债务的方法就是通胀,使得本代或者下代居民来承担债务成本,有储备货币发行权的国家还可以向外国人转嫁成本,只要再融资成本不是高过钞票印刷成本太多的话,这个游戏就可以一直玩下去。

日前中国M2突破了百万亿,大家终于发现中国似乎是全球经济体中最能印刷货币的那位——这其中存在误解,主要源自于中国特殊的货币供应方式。一般而言,政府并非可以任意开动印钞机,央行的货币发行必须有相应的资产做支撑,它只能存在于三个渠道。其一,对应政府的债权(一般都是本国国债),这是以政府的税收征管权作为发行保障的;其二,对应金融机构的再贷款,这是以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作为保障的;其三,外汇占款,央行在发行本币兑换等值外币同时具有了对国外商品的要求权。因此央行的货币发行机制本质上是资产创造货币,这与商业银行用负债创造货币的机制完全相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流动性演进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主题是“经济货币化”(1979-1991),这一阶段中原来的计划经济和实物配给被货币交换和商品贸易全面替代,这迅速扩大了对货币的交易需求;第二阶段的主题则是“资产资本化”( 1992-1997),标志之一是上海和深圳股票交易所的建立,另一个则是房地产市场的出现,1998年7月,国务院宣布全面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中国就此进入波澜壮阔的房地产时代,这些资产就开始大量吸附流动性,这是出现了所谓“失踪的货币”这一奇特现象,即货币供应虽多,但通胀也不是很高;

第三阶段则是“资本泡沫化”和继续资产资本化(1998-2005),1998年央行取消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限额控制, 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商业银行释放流动性的大门就此完全打开,紧随其后的入世、股改、大型国有企业上市都需要大量流动性的支持。特别是,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来地方政府累计获得20万亿以上的土地出让收入,而这就是撬动天量信贷和货币的资本金来源;第四阶段就是“泡沫全球化”了(2005-2011),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再次打开升值窗口,随后的全球经济和资产泡沫同步升腾然后跌落深渊,危机迅速经历了一(2008私人部门)、二(2010-11公共部门)两波,各经济体之间存在高度的同步性,目前还都在衰退复苏的泥潭中艰难跋涉。

30年间,中国经济在流动性战车上一路狂奔,电闪雷鸣般地经历了发达市场上百年演化的经济货币化、资产资本化、资本泡沫化和泡沫全球化的全过程,1985-2011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1.67%,决策者、监管者、投资者还有普通民众无一不瞠目结舌,目眩神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