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10月份作出了增强中国文化实力的决定,这引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什么是中国文化,第二,政府打算用文化实力做什么。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古老、最受崇敬的文化之一,其起源远远早于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绵延数千年不间断地传承下来,至今仍然强盛。除了中国以外,还有哪个国家的建筑、绘画、书法、文学、音乐、家具设计,当然还有美食,能享有如此久远的历史?

中共中央15年来首次就文化展开讨论,但只有一部分涉及文化遗产,而更多的是在忧虑经济。文化部部长蔡武表示,文化产业应当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但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创意经济还落后于其它国家。虽然这些产业的统计数据常常充满争议(不仅在中国如此),但蔡武指出,中国文化产业在2010年的产出达1.1万亿元人民币(合173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2.78%。相比之下,欧洲的文化产业贡献了GDP的约5%,美国则贡献了7%左右。

中国政府设定的目标是在2016年之前达到GDP的5%。这些增长大部分自然来自消费者财富的增加。中国正在遵循所有国家的模式:随着平均收入的提高,人们衣食住行各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他们就会相应地花费更多金钱,用于购买那些能够带来身份、愉悦感和精神、智力上的满足感的服务。虽然中国多数国有企业在满足这些新需求方面反应迟缓,但私人部门已经投身其中,尤其在时尚、设计师产品、生活方式产品、动画和数字媒体领域。政府则对此表示了欢迎。

电视和电影产业也增长迅猛。许多地方电视台制作出了颇受欢迎的节目,与中央电视台(CCTV)展开竞争,并吸引全国的观众。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达到100亿元人民币,与2002年相比增长了十倍。中国拥有全世界近四分之一的互联网用户,人数相当于美国的两倍。而被称为“网民”(Netizens)的活跃网络用户产生了新的社交网络需求,由此催生出了种类繁多的新服务。凭着市场的力量,如果这些行业的规模无法在未来五年里翻一番,那将真是出人意料。

最近,蔡武着重提到了若干项政策,这些政策在其他国家都已经颇为常见。其中最重要的是直接提供补贴和银行贷款。中国政府曾表示国有银行必须对文化企业给予优惠待遇。新博物馆和文化场所正以惊人的速度开张。政府还承诺研究税收激励政策,以支持艺术、动画、时尚和设计产业。得到支持的企业有望获得高额房租补贴、免税期、无息贷款,政府支持的发行单位还会按销售额获得奖励。

政府最有力的武器之一是它拥有土地,能够开发专门的创意产业园区。上海约有70个创意园区。各区政府对土地的使用有广泛的自主权,它们会提供资金优惠措施吸引企业进驻。其结果是就业人数和收入的增加,尽管在某些地区由于供过于求造成利润微薄。最近几年,大力推动动画创业企业的发展,已造成许多公司缺乏资金。

更有问题的是,政府试图利用这些产业达成某些政治目的。中国政府希望文化产业成为中国“软实力”的基础,增强中国的民族自豪感,让外国人折服。法国发明了文化实力这个概念,而美国则为之赋予了一个新名字“软实力”,并将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