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0多年来多次访问中国,却从未见过任何一届中国领导人像现在这届领导人那样对国家的未来感到如此没有把握。不夸张地说,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现在正处在转折点。一个明显具有讽刺意味的事实是:在美国和亚洲政治领导人忙于争论如何更好地应对自己眼中那些中国构成的威胁时,中国政治领导人却在忙于争论如何更好地应对自己眼中中国受到的诸多威胁。

中国人眼中那些中国受到的威胁,大多数来自其国内。30年来,中国一直依靠强劲的经济增长(不断增长的出口是主要贡献因素)来维持较高的就业率和提高生活水平,从而确保了社会的稳定。

这一时代或许已走到尽头。多年来,欧洲和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前景也不乐观),削弱了它们对中国商品的消化能力。同时,中国人为低估人民币汇率、以压低其出口商品在欧美消费市场价格的政策,正受到越来越强烈的抵制。

来自国内的压力也在迫使中国寻找办法对出口拉动型增长进行补充(如果不是替代它的话),这些压力包括:还有数亿中国人需要脱贫,民众对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公日益感到愤慨,经济增长率需要保持在高位。因此,中国现在正处于一次转型的初期。这一转型意味着,经济增长必须日益依赖内需增长。与所有的转型一样,中国经济再平衡也是说着容易做到难。

经济再平衡难以实现的原因在于,必须让通胀和房地产泡沫得到控制。这种压力要求出台给经济降温的政策。虽然从长远来看,这种政策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但从短期来看,它却有可能招致政治上的批评。更为复杂的是,中国必须在政治领导人换届的同时进行这一经济转型。离下一届领导人上任,大约还有一年时间。除了上述种种困难以外,新一届领导人还将面临一系列艰巨的挑战:环境恶化(我最近去北京时,那里的可视距离只有几百米,空气脏得让人几乎无法呼吸)、人口老化、政治环境日益脆弱。最近发生在华南海门镇和乌坎村的抗议,只是冰山一角:过去一年里,中国出现的大大小小的民众抗议远超过10万次,其中大部分是由于民众对征地、失业和环境问题感到不满。

接下来是中国境外的一些动向。中国生硬的外交手段和声称在南中国海拥有特权的表态,使它在这一地区受到孤立。结果,该地区国家有更大的兴趣与美国合作,来制衡中国。中国官员对台独势力有可能在明年1月台湾大选中显示出力量也感到担心。西方向缅甸示好,同样令中国紧张。朝鲜金正日(Kim Jong-il)的去世,使得朝鲜半岛可能发生变故,进而导致难民涌入中国、中朝发生冲突、甚至是朝鲜的垮台。最后一种可能性将使中国在战略上受挫。中国不愿看到朝鲜半岛被韩国统一并沦为美国的卫星国。

美国和亚洲的一些人(尤其是那些视中国为越来越大威胁的人)会忍不住想利用这种局面从中渔利。但是,他们应当抵制住这种诱惑,就像抵制大多数诱惑一样。孤立中国或是加剧中国人心中的反感,并不符合世界的利益。相反,将中国纳入管理经济、抑制气候变化和防止核扩散的种种全球安排,仍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世界的利益。要实现朝鲜半岛和平统一、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和确保巴基斯坦屹立不倒,仍然需要中国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