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经济正处于萧条之中:工业生产增长停滞,通胀居高不下,卢比跌至历史新低,外国投资者大批撤离……这只是一个短暂的困难时期,还是光辉岁月正在消逝?

与其他许多新兴市场一样,在全球经济动荡中,印度也无法幸免。然而,人们有一种明显的感觉:当政治陷入瘫痪,导致该国亟需的改革停滞之时,印度经济也迷失了方向。

经过了一些年的光辉岁月,印度经济似乎走上了一条高增长道路,印度国内流行这样的说法:不久之后,印度将一举跨越与中国之间的增长差距。遗憾的是,印度非但没有推进改革,以巩固这些成就,反而滋生出了骄傲自大之心。

主要问题在于政府没有为改革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个问题的根源是增长的益处分配不均。腐败成风——受腐败危害最大的是穷人,他们的不公平感也会因此变得更加严重——加剧了这个问题,助长了改革反对派的势力。

在这种背景下,近来印度在零售业放宽外国直接投资限制的政策逆转意义重大。把大宗商品及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归咎于外部因素和投机者固然省事,但根本问题是,印度的粮食分配制度极其低效,在不同阶段造成了大量毁损和价格高企。

尤其荒谬的是,有些人以保护就业和穷人为借口,反对加大粮食分配体系的竞争,而坚持低效率的做法。事实上,粮食价格高企且持续上涨,最受苦的是穷人。而且,其他政策必须对此加以弥补。央行基本上别无选择,只能通过收紧货币政策来平抑不断上升的粮食价格通胀,同时却损害了工业部门的增长。以货币政策应对粮食供应和分配中各种结构性问题所造成的后果,最终只会导致高薪工作减少,并阻碍印度的经济转型。

当前的挑战在于通过改革,让穷人和下层中产阶级获得更多利益,使他们享受到经济增长的更大好处,从而为经济改革奠定政治基础。那么,政府该如何去做呢?

首先,应该对腐败迎头痛击。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Manmohan Singh)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人,他本人似乎无可指摘。但是,辛格和他的政府一直都在维护、而不是打击腐败行为。反腐斗士安纳•哈扎尔(Anna Hazare)受到热烈追捧,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教训。推行一揽子改革措施、重拳打击腐败,将会引起民众的共鸣,有助于为其他改革赢得支持。

其次,政府应改善社会保障体系。以现金转移代替粮食和能源补贴,将可遏制导致穷人享受不到增长好处的腐败、减轻相关市场低效率的问题,让穷人直接获得更多利益。

第三,印度政府应推进金融业改革。印度亟需提高金融系统的效率,以引导国内外资金流入有利于创造就业的生产性领域。在这方面,印度已经取得了缓慢、有序的进展。但今后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以扩大金融市场的广度,包括建设企业债市场,同时把银行体系从各种约束之下解放出来。扩大正规金融系统的准入通道,使更多人能够购买储蓄、信贷和保险产品,这一点也极为重要。

改革议程几乎已陷入停滞。限制性的劳动力市场法规和产业政策、庞大的政府预算赤字以及功能失调的教育体系,正在扼杀印度经济的内在活力。再次齐心协力推动经济改革已刻不容缓,因为过去二十年改革的好处已消耗殆尽。

要重启改革进程,政府首先应着重推行能够使增长好处得到更公平分配的措施,以便为总体改革议程争取广泛支持。否则,印度的光辉时刻可能会变得黯然无光。

注:本文作者系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教授、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高级研究员。

译者/何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