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又给自己加了一个新的头衔: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在日前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以组长的身份就能源问题发表讲话。

中共领导的非正式职务一般不对外正式公布,要通过其他渠道或有关新闻人们才知道。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为例,外界不清楚组长到底是由总理兼任,还是由最高领导亲自挂帅。按照中共党内分工,总书记虽负责全面工作,但其职权范围一般不涉及经济,这一领域是国务院和总理的管辖范围。故中央财经领导小组虽然是中共负责经济的最核心决策机构,但从行政逻辑上讲,其组长应由总理兼任。

从历史来看,除赵紫阳和江泽民做总书记时担任过这一职务外,其余时间皆由总理担任。但赵紫阳兼任组长是因当时情况特殊,他担任总理时就任财经小组组长,后胡耀邦被免,他被推为总书记,说他熟悉经济工作,这一职务还由他担任。江泽民担任组长则有十年之久。后由朱镕基、温家宝相继担任组长。

至于李克强,是否做过组长更是扑朔迷离,按照前两任总理的权责安排来看,李克强也应担任此职位,但新总理就任已经一年,这个位置由谁领衔才得以公布。由此亦可见,这么一个重要机构,其领导人到底是谁在一年中引发猜测,反映了中共一贯的地下党色彩。

那么目前宣布习近平主管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传递的是什么信号?习通过改革小组已经把经济领域的改革大权抓在手里,而如今习非抓这块权力不可,也是因为该机构的特殊重要性。

财经领导小组被看作中共政治局领导经济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是中国经济的核心领导和决策部门,在五年规划、每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重大活动中,作用突出。十八届三中全会虽然做出了未来十年全面改革的决定,但经济改革作为全面改革的主要内容,如果被抽离,全面改革势必要单薄得很多。

权力是附着在事情上的。如果目前经济领域的关键决策权掌握在总理李克强的手中,就拥有了同最高领导人分庭抗礼的资本。若二者的理念一致,没有问题;但从现在来看,两人在关于市场和政府的问题上出现了差异,李克强某种意义上是个市场派,更强调市场的作用,习近平则在最近的政治局会议上公开表示,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决定作用,并不是要削弱政府的力量,政府也要发挥更大作用。在中国经济出现持续下行、各种问题不断爆发,经济改革动力消退的情况下,两人若理念不合,总理分割经济决策权,对习近平的全面改革推荐肯定是一个制约。

现在不清楚习近平何时兼任财经领导小组组长的,应该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至少不晚于两会结束时。有例为证,中新社3月曾报道,习先后主持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审议城镇化规划文本,只是当时没引起舆论关注。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改革决定,李克强肯定会明白,自己的经济决策权是保不住的。事实上,习近平要执掌这一权力,也早有迹象,无论是外访还是内调,习近平基本都要带上他的经济智囊刘鹤,而后者当时是中财办副主任(后来才升主任),按照体系的运行逻辑,刘鹤理应跟着总理。但李克强外出从来没有带过刘鹤,这说明,要么习近平已经是财经领导小组的组长,要么他打算成为财经领导小组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