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7年英国殖民者将香港交还给中国起,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就一直像雾霾一样笼罩在这座城市上空。这个问题是:香港最终能否实现选举制?

香港的“小宪法”(即《香港基本法》——译者注)表述称,最终目标是让香港通过普选来选定其领导人。鉴于香港在英国治下毫无民主可言,允许其普选已是中国中央政府作出的一个不小的让步了。北京方面后来原则上同意了香港2017年可普选行政长官(简称“特首”)、2020年可普选立法会的设想。但万万想不到的是,北京方面说的“普选”跟香港民主派说的普选不是同一回事。双方解读上的差异,或会让北京方面与香港走向危险的对峙。

北京方面已表明了底线。正如中英双方达成一致的《香港基本法》所阐述的,中方认为,选举候选人将由一个提名委员会提名。香港民主派则表示,这种做法完全是一种花招,目的是剔除北京方面“不中意的”候选人。的确,北京方面坚持要求,所有被提名人必须“爱国”。在中国现行政治架构下,这一要求或许等同于爱中国共产党。

为凸显自己的决心,北京方面本月采取了不寻常的举措,发布了《“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阐明了香港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白皮书称,在“一国两制”下,香港享有“高度自治权”,但高度自治权的限度取决于中央授予多少权力。香港特别行政区或许享有独立的司法权、言论自由和示威自由,甚至每年都举行纪念“六四”死难者的大型烛光守夜活动(这种活动在中国内地是不可想象的)。但说穿了,这一切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北京方面允许其存在。

香港民主派指责北京方面偷梁换柱。声势最浩大的运动团体“占领中环”(Occupy Central)扬言,如果香港政府的普选方案不符合他们眼中的国际标准,他们就将让香港的商务区陷入瘫痪。香港人深谙金钱和权力的本质,颇有商业头脑。许多香港人认为,“占中”运动做得有些过头了。但有不少香港人都在心中暗自钦佩“占中”运动的勇气。迄今为止,有逾70万人参加了决定香港人真正想要哪种民主的模拟“公投”。鉴于香港总人口仅700万,这个人数可不算少。公投中有三个选项,每一个选项都涉及某种“公民提名”程序,因此每一个选项都逾越了北京方面可能允许的限度。

北京方面本可忽略这个公投。但它却摆出了气势汹汹和咄咄逼人的姿态,为这场投票贴上了“非法和闹剧”的标签——此举有些令人费解,因为这场投票原本就不标榜自己具有法律上的意义。这场主要在网络上进行的投票,遭到了大规模的网络攻击,这不仅让人怀疑这是一场经过精心安排的、旨在让香港噤声的攻击。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中国一名前官员警告称,如果抗议运动失控,可能会派中国人民解放军(PLA)予以镇压。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类威胁反倒促使更多人参与了此次投票。

香港可能有种受到围困的感觉。无论这么想是对是错,总之香港人是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受到了威胁。香港民众的怨气表现为多种形式。许多香港人愤怒于中国内地资金推高香港房价、导致他们买不起房。还有一些香港人相当傲慢地讥讽内地人的举止以及所谓的俗气的购物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