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天,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对周边国家展开了“魅力攻势”,标志着中国将转变与邻国的相处方式。在去年举办的中国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中国领导人意识到,过去应对领土争端的方式过于激进,危及到中国实现自身发展目标所需的外部和平环境。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中国需更加积极地向周边国家展示“睦邻友好”政策,并以此来实现国内发展目标,同时重新树立中国在亚洲的领导者角色。
2013年9月和10月,为维护和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并展示中国为该地区带来经济利益的能力,中国高层官员宣布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贸易与投资交易,涉及国家包括哈萨克斯坦与印度尼西亚等邻国。习近平主席与李克强总理也作了安抚性表态,声明中国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领土争端,并愿意与他国合作共同开发海上资源。中国的这些努力似乎不仅显示了中国财富与实力的增长,同时也是中国的战略眼光与自我意识逐渐成熟的体现。
中国对周边国家的“魅力攻势”标志着崭新的外交方针,中国希冀其地区领导力可以在未来数年中促进亚洲的和平与繁荣。然而不到一年,亚洲各国对中国的意图更加警惕,亚太安全也更为脆弱了。在中国采取“魅力攻势”之后,为何会出现这种局面?
虽然中国新一届领导人试图打造更为亲诚惠容的周边环境,但他们也采取了一些单边举措,并发表了威胁性言论,导致亚太地区产生焦虑与不确定感,区域安全冲突爆发的风险凸显。
2013年11月,中国宣布设立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该区域与日本、韩国先前宣布的防空识别区有所重合。而且中国在宣布之前并未与其他任何一方协商,对拒绝遵循中国防空识别区规则(与国际规范不一致)的国家造成了不确定的威胁。中国的这种表态,使区域内与中国长期存在领土争端的国家更为担忧,它们担心中国将不会通过和平的争端解决机制来处理问题,而是意欲采取单边行动,维护其在东海与南中国海的国家主权。
此后不久,中国的另一表态再次加剧各国担忧。去年年末,菲律宾要求仲裁法庭就中国用“南海九段线”划定主权的做法进行裁决,中国拒绝参与南中国海问题的联合国仲裁。中方宣称对南中国海争议领土有管辖权,其中就包括部分菲律宾专属经济区。2014年3月9日,中菲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两艘中国海警船在南沙群岛仁爱礁附近拦截了为军队例行补给的菲律宾民用船只,这是过去15年中中方首次采取此种行动。在中菲两国船只危险对峙后,菲律宾船只在三周后才返回到菲部队附近。
菲律宾事件引起了其他与中国有领土争端国家的共鸣,这些国家因担心会受到威胁或报复,一直以来都未将领土争端问题提交国际或多边仲裁。中方拒绝国际仲裁的行为也增强了外界对中国的疑虑,各国对中国能否遵守与东盟国家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准则》不确定性增加。该准则旨在监督各方行为,并制定共同的预防机制以预防突发冲突的发生。
但近几个月以来冲突风险与日俱增。2014年5月2日,距中越承诺合作寻找共同开发油气资源不过6个月,中国国有企业中海油(CNOOC)将其“海洋石油981”平台移至存在争议的西沙群岛附近,而此前并未发出中方并未发出警示,也没余发出挑衅的先兆。这一行为引发双方戏剧性的对抗,中方派遣船只前往保护深井平台,越方指责其用高压水炮驱赶渔船,造成了6名越南人员负伤,几条船只受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