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加拿大当地华人媒体接连有人抛出一种论调,说有人用肚子里那点墨水儿在抹黑新移民的形象,把新移民的生活说得艰难、不堪。也许这种所谓的“抹黑”影响了一部分行业的生意,因为影响了一部分人移民、留学、买房的信心。其实,新移民到底生活得好不好,不需要抹黑也不需要粉饰,应该是冷暖自知,人人心里有本儿账。那么温哥华对新移民来说是伊甸园还是失乐园?我只以一己多年所闻、所见、所感以及亲历来管窥天下。
温哥华的美丽的确如上帝创世之初给予人类的美好家园——春有樱花争艳,秋有枫叶绚烂,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一年四季城市绿草如茵,树木葱茏,蓝天白云下,雪山举目在望,驱车不足一个小时便可抵达。大多数初到温哥华的观光客都会被这里的风景所打动。
暑假期间,温哥华的旅游旺季到来,陆续接待了一些朋友,他们一方面是旅游观光,一方面是为了孩子留学或家庭移民实地考察。但生活与观光显然不是一个概念。尤其当他们沉醉在温哥华美好的风景中,激情澎湃地开始听信各种传说中的移民美好生活、恨不得明天就举家而来,作为过来人对移民的任何客观分析于他们都是耳边风,或者特别不中听。
大多数观光客都把旅游期间浓缩的美好当成了生活的常态来憧憬和期许,但实际上对任何移民来说,日复一日的生活,一种常态下重复叠加日子的琐碎和庸常很快就会浇灭激情,让你感受到生活坚硬而现实的一面。移民是从身到心的彻底换水土,“闹闹肚子”再正常不过,闹到脱水休克的也大有人在。因此,服水土、适应新环境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能顺利度过,就如同凤凰的涅槃,可以享受到伊甸园的美好;反之,便可能是一个身在伊甸园,心在失乐园的痛苦分裂。
适应温哥华的生活是一个学会放下的过程。要放下的是曾经的辉煌、曾经的优越、曾经的繁华甚至喧嚣,然后让心安静下来,在安静中重新审视生活,重新定位。在这个过程中,有人重生了,有人打道回府了,也有人选择了极端的方式,让一个家庭的悲剧成了社会话题的焦点。
很多移民之所以很长时间难以适应,郁郁寡欢,就是因为在这个放下的过程中无法承受巨大的心理落差,尤其对一些人到中年、又事业有成的人来说,很难在加拿大短时间内完成事业的对接,没有生存压力的,尚可通过学习寻找一份专业工作,但要想达到国内的高度一般是不可能了。在当地一个中文教师文凭培训班里,为数不多的十几个学员当中有三分之一是国内大学老师,还有中文专业硕士以及各路硕博精英乃至国内在文史领域从事研究的人员。但海外中文教学即便就是教到高中12年级,其程度也不过是国内小学六年级的水平。至于拿来说事儿的所谓海外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对这样一批专业人员都是短时期内可以很快调整到位的。但是学成之后要么一职难求,要么就是经历一番国内大学生毕业求职的经历,诸如递简历、面试、笔试、试讲,试用、考核一样儿都不能少。从头做起的时候,备受考验的不是你的专业素养而是心理承受能力。你能否把心态调整到位,拿着钟点工一样的小时工资,做着一大堆小时工资之外的教学计划撰写、学生作业批改、家长定期沟通的工作。尤其是教学中管理的细枝末节远远多于知识传授的本身,你丰富的学术素养基本没有用武之地。供求失当的中文教学市场状况让中文教师的工资还不如钟点工,如果想藉此养家糊口,基本是痴人说梦;想藉此实现个人价值,也是天方夜谭。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