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与《胡锡进的道路》《对话胡锡进》等三篇文章,是作者路琰为《凤凰周刊》杂志采写的一个关于《环球时报》的组合报道,因篇幅关系无法全文呈现于《凤凰周刊》。FT中文网获得《凤凰周刊》及作者本人授权,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中央电视台新址向东1.6公里,是《人民日报》社大院,在CBD寸土寸金之地,这座大院闹中取静。经过武警站岗的大门,向东北方向走,紧邻花园是一座白色3层小楼。楼内装修简单,办公用具都是廉价货,除了一间会议室有皮椅,办公室连沙发都是布面座椅,青灰色的地板砖有的已开裂松动。

这便是《环球时报》中文版的办公地。《环球时报》从2001年搬到这栋楼后,就再没有装修过。与这座楼不相称的,还有它巨大的影响力,它以每天150万份的发行量高居中国报纸市场销量的第三位,在世界上,它也被越来越多的国际政要谈起,它鲜明犀利的语言被外界认为同时传递了中国官方和民间的声音。

大陆网上有个广泛流传的说法,颇能代表《环球时报》在中国社会日益多元的声音中扮演的角色:“管理这个国家的人读《人民日报》;自以为管理这个国家的人读《环球时报》;认为自己应该管理这个国家的人读《南方周末》;认为国家已经被外国人管理的人看‘乌有之乡’。”

不同的人对《环球时报》评价截然不同,支持者的关键词是:爱国主义、中国的声音、正能量;批评者的关键词是:民族主义、煽动仇恨、造谣。

最具争议性的报纸

2013年1月15日18时,《环球时报》在网上发布了题为《日本首次明确将对进入钓鱼岛中国飞机警告射击》的新闻,称“日本防相小野寺五典在当天上午的记者会上回答中国香港媒体记者提问时明确表示,如果中方飞机进入钓鱼岛‘日本领空’,且警告无果,日方将可向中方飞机发射曳光弹进行‘警告射击’。”

4小时后,凤凰卫视驻东京记者李淼在网上质疑这条新闻的准确性:“文中的香港记者就是我,问题是我问的,但日本防卫大臣没回答,‘将发射曳光弹警告射击’,他连‘信号弹’‘警告射击’的词都没提,更别说‘明确表示’。这是部分媒体的延伸解释。”对《环球时报》早有不满的大批网民立即跟进称《环球时报》“一贯造谣成性”“唯恐天下不乱”。

《环球时报》迅速在其官方微博上以《朝日新闻误报?香港记者称日本防相没说要对中国飞机“警告射击”》为题反击,称其说法来自《朝日新闻》。这条辩驳让《环球时报》的大批支持者振作起来,称李淼“幼稚”未解读出日本人的真实意思,而反感它的人则更加愤怒,认为它把误报责任莫名其妙推给了《朝日新闻》——而在《朝日新闻》的原文中并未出现《环球时报》提到的内容。

尽管争议巨大,次日出版的《环球时报》仍然发表了题为《发曳光弹将把中日推向战争边缘》的社评。但在17日的评论版上,又用《日本,请别用谣言来壮胆》为题,委婉地纠正了此前的“发射曳光弹警告射击”说。

为什么要编造日本防卫大臣刺激中方民族情绪的表态?这种对其新闻准确性和专业性的质疑,多年来始终伴随着《环球时报》。曾有媒体从业者称,根据其对新闻源头的追踪检索,同样是摘录国外报纸,文摘型的《参考消息》至多只摘录或节选国外同行的报道,而《环球时报》则有可能将自己的文字嫁接在国外同行的报道上,完全改变其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