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作为全球经济的增长动力,中国经济的放缓引发诸多关注,这是周期现象还是长期趋势,对于中国经济的冲击几何,合理的应对应该如何呢?FT中文网对于这一议题持续关注,近期也邀请不同意见领袖对此发言,期待以争鸣探索有益公共讨论,专题链接可见《中国经济放缓》

进入2013年以来,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各大经济体在走向复苏的道路上继续充满不确定性。受发达国家影响,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受到了明显拖累,全球依然处于经济调整周期。虽然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前景仍然较为乐观,但是中国经济已经告别超高速增长的青春期,进入次高速增长的青壮年期,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方式所积累的问题也逐一暴露出来。未来10年,中国经济要继续保持增长的潜力和活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关键,在于实现“以消费替代投资”为核心的“五个替代”。

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达到6200美元,人均小康已经实现。但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超高速发展,使得外贸红利、人口红利、资源红利、环境红利、制度红利几乎都走到尽头,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许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包括GDP质量不高、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地区经济结构失衡、城乡差别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财富分配不均、中产阶级队伍缺失、贫富差距过大等。此时的中国梦不再是仅仅解决人民温饱问题,而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消费替代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过去三十年,投资始终是拉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推动力,政府投资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由此带来的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国内消费不足也成为阻碍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2011年,中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5%,近6年来首次超过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2012年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为51.8%。虽然投资回落是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之一,但同时也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果的表现。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中可以看出,消费替代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但必须注意的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替代投资的消费必须是居民消费而非政府消费。否则,由政府消费替代政府投资不仅无法解决当前已经非常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更会恶化日益扩大的居民收入差距,最终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这无异于饮鸩止渴。“习八条”中有四条直指政府消费问题,就是要为提振居民消费扫清政府障碍,充分发掘居民消费潜力。通过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财税体制等措施增加居民收入,让居民“有钱花”;建立健全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居民“敢花钱”;合理引导居民消费,改善居民消费结构,让居民“会花钱”。

内需替代外需成为应对国际形势变化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