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参加了一个由伦敦发展贸易促进署(London and partners,L&P)举办的媒体交流会,谈论的主题是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即将启动的访华之行。
交流中,伦敦发展贸易促进署CEO因内思(Gordon Innes)告诉我,伦敦市长抵达北京的日期已确定在10月中旬,在为期约一周的访华行程中,他将陆续访问北京、上海和香港。
在我的记忆中,胖胖的鲍里斯市长上一次现身中国公众的视线中,还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闭幕式。而此次伦敦市长中国之行的主题却已和运动无关。与他一同飘洋过海的,将是一支由伦敦市政府机构要员和企业界代表组成的庞大商队。
据因内思介绍,这支商队到访中国的主要任务,除了对伦敦旅游教育等传统项目的推介,还将和一些“中国大型机构投资者接洽,希望吸引他们来伦敦投资”。在此前英国媒体的报道中,鲍里斯前往中国,将会为伦敦的“超级下水道工程”(super-sewer)和水晶宫(Crystal Palace)重建项目招揽投资。
因内思的语言很轻松,但我却因此联想到近年来中英经贸的一些变化。一方面,去年英国首相卡梅伦会见达赖喇嘛让中英外交关系陷入冰冻,但另一方面,中英经贸纽带却格外顽强的连接在一起。伦敦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热情向中国敞开大门,而中国投资者对伦敦的期待和胃口,也已不再局限于送子女到英伦高校念书,和到市中心的精品店买包。
在最近的一则报道中,中国媒体用“四面开花”来形容中国企业在伦敦市场的攻城略地:中融集团计划重建伦敦南郊的水晶宫,总部基地投资10亿英镑改造伦敦东郊废弃已久的皇家码头;万达集团收购了英国顶级游艇品牌,伦敦城里满街跑的黑色出租车也已经属于浙江吉利;中投公司正在盘算购买德意志银行的英国总部大楼,而中国平安集团则已买下了劳合社大厦。
一系列的事例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因为在如今的国际并购市场中,很少见到中国企业能像在英国市场中出手这般干净利索。更常见的情景是,某国因为担心本国公司被收购导致公众利益受损,而设置重重壁垒,最终令交易举步维艰。与此相对,伦敦人对待外资所表现的慷慨实在与众不同。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人的身影在伦敦的收购市场上并不孤独。去年在泰晤士河畔竣工的“碎片大厦”(Shard)如今已成为伦敦的新地标,但这座72层摩天大楼的实际大股东却是卡塔尔国家主权基金。查看伦敦的城市版图,从希思罗机场到天价公寓“海德公园1号”,从东区的金融区金丝雀码头,到城市水务和能源系统工程,在这些伦敦项目的董事会中,均坐满了来自海外大股东的身影。就连以大牌商品云集著称的哈罗德百货商店,也变成了商品被阿拉伯投资者装进了购物车。
根据英国房地产咨询公司第一太平戴维斯(Savills)的数据,如今在伦敦金融城,海外资金的投资占比达到了76%。前金融城市长保罗.麦纳斯(Paul Myners)曾表示,“如今在伦敦收购一家公司,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更容易。”
这难免令人心生困惑,对待外资,伦敦人为什么会有如此开放的心态?他们是在变卖家当还是另有盘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