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沙港的一座仓库里,成千上万升Admiral牌伏特加(一个立陶宛品牌)静静地躺在蓝色大桶里,等着被装瓶后运往东南亚销售。

南沙港是中国南方广州市的主要港口,每年光是Admiral伏特加的运输量就达90万升,此外还要处理欧洲葡萄酒、苏格兰威士忌和来自阿联酋的聚乙烯塑料等其他货物。这个名气不大的货运中心已经帮助广州发展成为世界第7大集装箱港口,直逼香港。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船运专家奥拉夫•默克(Olaf Merk)说:“对外界来说,南沙港是一个没什么名气的中国港口,但它的规模却是世界一流的。”

根据Lloyd’s List的数据,广州连同另外6个中国港口都排进了全球10大集装箱港口,剩下3个是新加坡、韩国釜山和迪拜。广州的名次虽低于上海、香港和深圳,但在南沙港和其他3个港口的推动下,它的发展速度更快。

从2003年到2012年,10年之间,广州港口的年吞吐量暴涨434%,达到1470万TEU(20英尺标准箱)。上海增长了188%,至3250万TEU,深圳上升了116%,至2290万TEU。

只有宁波-舟山港(位于上海以南)增速超过了广州的港口,其吞吐量增幅超过500%。香港的吞吐量提高了13%,达到2310万TEU,而在2012年它还是唯一出现年度下滑的中国港口。

默克说:“看到香港相对上述其它港口的下滑,才真叫人吃惊。”香港开始担心自己或许会失去世界第三大港口的地位,前两名分别为上海和新加坡。

“我们正面对来自中国南方各港口的激烈竞争。”香港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Carrie Lam)说,“其实我内心深处一直在担心……我们会被深圳超过,跌到第四。”

林郑月娥表示,香港正积极增强自身在海事服务上的竞争力,这也是香港本来就声誉卓著的一个方面。

中国内地港口吞吐量飙升,主要靠的是近年来中国贸易量的增长。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贸易国。

而广州还额外受益于那些绕过香港(传统转运中心)直抵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中心的船只。

对于以广州和佛山等位于珠江西岸的城市为终点或起点的船只来说,选择这一航线也更加合理,省去了汽车绕三角洲所产生的昂贵的跨境运输费。

为了吸引更多货运业务,南沙港不断完善自身设施,同时加深港口以容纳更大的船只进入。2011年,马士基公司(Maersk)决定将在香港三分之一的业务挪到南沙港,让南沙港的货运量得到了提升。

独立船运分析师查尔斯•德特伦克(Charles De Trenck)说:“南沙港当了很多年鸡肋,因为它一直入不敷出,(但是)大约8年前情况明显好转。”

德特伦克说,与之相比,香港“很久以前就没那么好运了”,其直接货运的吞吐量已经15年不见增长,现在主要依赖转运业务。

有些观察家则没这么悲观。巴克莱(Barclays)的分析师约翰•温德姆(Jon Windham)表示,南沙港并没有对香港构成“生存威胁”,并且随着北亚地区贸易发展,对转运服务的需求也跟着增加,这个前英国殖民地将从中受益。

广州南沙海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的员工曾艳红(音译)说,2008年南沙港的国际航线是11条,如今已跃升至37条。她表示,南沙港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将深水集装箱泊位从10个增加到18个。

在南沙港不断扩张的同时 ,整个南沙区也是广东省着力推广、以吸引高附加值产业的经济开发区之一。南沙区位于广州市以南60公里处,发展相对落后。

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就建在了南沙区,院长倪明选(Lionel Ni)表示,南沙区“对广州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他说,当地政府为促进商业发展出台鼓励措施,包括有可能将个人所得税降低到与香港接近的水平。

南沙区所取得的初期成就之一,是2006年吸引德国隧道机械制造商海瑞克公司(Herrenknecht)在此地开办工厂。同年,丰田公司(Toyota)和中国合作伙伴广汽集团(GAC)也在此地设厂。

这家汽车制造商的员工黄秀敏(音译)说,南沙工厂2012年生产25.1万辆汽车,面向中国市场销售,其中有30%是从南沙港运出的。

“因为南沙拥有顶级的港口,对汽车工业来说,这一条件得天独厚。”黄秀敏说,“再加上它还是广州省的新兴开发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译者/曲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