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Spotify、BitPay、Summly和Siri这些公司有何共同点?它们在早期都获得过亚洲首富李嘉诚(Li Ka-shing)的私人股本投资(private-equity)。

亿万富翁李嘉诚已进入耄耋之年。过去他是靠一些最古老、最简单的营生——地产和港口——赚钱的。这两者涉及人们居住、工作和做买卖的地方,是经济中的基本方面。但自2006年以来,李嘉诚旗下的维港投资(Horizons Ventures)向一些最不确定、最新颖的商业构想投入了数千万美元资金,投资额有的很低,有的高得令人咋舌。

例如,他最近向Bitstrips投资了300万美元,这是一家能让用户为自己创建卡通形象的公司。他也给Affectiva投了一样多的钱,该公司的一款产品能让计算机衡量用户对广告的情感反应。

对于拥有310亿美元身家的人来说,就是比这更大的赌注都下得起,但真正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李嘉诚像其他许多亚洲商界大亨和企业家一样,没有通过他人管理的专业基金,而是直接实施了这么多笔投资。

这种做法不只出现在投机性较强的新技术领域,也包括其他种类的私人股本投资。郑裕彤(Cheng Yu-tung)身为亚洲第四大富豪,是周大福(Chow Tai Fook)和新世界(New World)这个商业帝国的主宰者。按美元计算,他对辉山乳业(Huishan Dairy)的私人股本投资去年获利达九位数,后者是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内地乳制品生产商。

这类业务正是私人股本机构的主要收入来源,但亚洲的问题是:私人股本机构在多大程度上被大亨们挤出了市场?

埃里克•索尔伯格(Eric Solberg)是CVC前合伙人,如今自己在亚洲经营着一家私人股本交易公司。他相信,亚洲的大亨和富裕家族自认为不必支付层层费用,就能够物色到私人投资目标。

索尔伯格说:“亚洲各家族远比整个私人股本业或整个企业界更活跃。很难实时跟踪到他们在做什么,但大家要记住,他们才是亚洲(私人投资)市场上真正的推动力量。”

的确,私人股本公司很难在亚洲运作资金。私人股本基金收购企业控股权的情况极为罕见,而在全行业范围内,收购少数股权也变得越来越难——少数人脉广泛的私人股本基金可能属于例外。

咨询机构安永(EY)和数据提供商Mergermarket近期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去年亚洲私人股本交易总额仅为291亿美元。这个数字低于2012年的331亿美元,而且不及美国2013年第一季度交易金额的一半。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瑞银(UBS)的布莱恩•克劳福德(Brian Crawford)表示,费用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他是瑞银亚洲私人银行的机构解决方案团队(ISG)主管,帮助亚洲富人物色投资目标。另外,许多大亨及其家族不喜欢把资金长期交给一家基金管理机构打理,他们认为那样会增加变现难度。

但克劳福德表示,更重要的是,亚洲富裕家族认为,私人股本管理公司对他们不够透明,并且使他们不能按自己意愿亲自参与基础投资事宜。

克劳福德说:“直接投资是家族成员切实参与管理家族财富的一种途径。但通常情况下,他们希望在进入某一领域时,自己在这个领域具有了解一家企业及相关风险的独特能力。”

所以,他们投资的项目通常与家族现有业务相近,这可能导致多元化程度不高。克劳福德表示,许多家族需要进行多元化投资,这意味着他们也要把部分资金交给私人股本机构打理。

许多亚洲家族都拥有为人聪明而且受教育程度颇高的子女,他们很多在投资银行和私人股本公司学习过金融业务。比如,目前经营着家族酒店业务的郑裕彤孙女郑志雯(Sonia Cheng),就曾从事过投资银行业,也在私人股本公司华平创投(Warburg Pincus)工作过。

这些富裕家族的后代们正把学到的技能带回家族,而且他们在经营过程中不会受到私人股本公司那样的限制。

私人股本机构在亚洲发展缓慢,原因在于家族作为企业活动的基础投资者占据着主导地位。亚洲大亨们不太相信私人股本基金,他们质疑为何要让这些机构投资自己的业务。他们也愈发相信,自己就有能力进行投资。

译者/邢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