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更快乐的是经历而非物质财富——这种说法已经成了陈词滥调。若非如此,《洋葱》(Onion)杂志的文章标题“企业高管放弃快速晋升,只为与私有财物共度更多时间”(Executive Quits Fast Track To Spend More Time With Possessions)不会这么引人发笑。

但这句陈词滥调是否属实呢?我们都有自由将自己的可支配收入花在我们喜欢的事物上。如果我们购买的经历比实体财物更能令我们快乐,那我们就犯了系统性错误。这是有可能的——但如果情况确实如此,又是出于何种原因呢?

或许这并不是一种公平的比较。很多财物是日常生活必需品,例如深平底锅、熨衣板和袜子。而很多经历都是免费的,这意味着需要花钱的经历其实是种特别款待——因此相对于我们所购买的少数特别经历而言,一般的财物看起来非常乏味也就不足为奇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将一笔意外之财花在周末享受SPA上,而不是买iPad。

另一个可能是,“果”产生“因”。或许是快乐的人喜欢购买经历,而非购买经历使人快乐。瑞恩•T•豪威尔(Ryan T Howell)、保利娜•普切林(Paulina Pchelin)以及拉维•伊耶(Ravi Iyer)等三位心理学家近期进行的一项研究,指出了为什么这种因果逆转是可能的:他们发现,喜欢花钱购买经历的人在情感上已然对世界充满欣赏;而且当他们变得越开心时,就越是喜欢购买更多经历。

让问题更加复杂的是,财物和经历之间的区别并不那么一目了然。我的女儿们在圣诞节时收到了一个桌面游戏。这个游戏是应该算作财物还是经历呢?如果只是让游戏用品留在盒子里,当然不会带来什么乐趣——这一事实是支持还是反对经历让我们更快乐的假设呢?

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是否只有健康有益的经历才能让我们更快乐。赌博是任何人都能花钱享受的一种经历,但我在阅读赞美购买经历好处的文章时发现,这些文章似乎通常考虑的是高空跳伞之类的活动。如果白天看电视不能算作生活经历,那么这一比较是被人为扭曲了。

总的来说,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经历让我们更快乐”这一民间智慧。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的丽芙•范博文(Leaf van Boven)以及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的托马斯•吉洛维奇(Thomas Gilovich),进行了一项有关人们如何看待自己的财物以及经历的研究,并于2003年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要求研究对象——全部为学生——将注意力放在他们为了实现“提高生活愉悦和享受度”,所购买的“生活经历”或者“实体财物”上,两者取其一。他们要求学生描述这些购买行为令他们感到了怎样的快乐。

研究结果是:生活经历确实更令学生快乐。一项范围更广的调查显示,这一规律在更多元化的群体中同样成立,不过对于低收入的调查对象较站不住脚;较为贫穷的人似乎非常满足于享受实体财物。

但如果这一效应是真实存在的,我们为何不调整可支配收入的支出方向,购买更多的经历以及更少的财物?或者工作更少的时间,以空出更多的时间享受经历?有两点值得指出。其一是足以被算作“生活经历”的活动通常是社交性的。买了一块新表我们通常独自佩戴,但出门度假则会和朋友同行。彼得•卡普拉利埃罗(Peter Caprariello)和哈里•赖斯(Harry Reis)近期的研究表明,经历带来快乐的真正原因就是其中蕴含的社交元素。

或许,对于经历的喜爱是我们记住它们的一种方式。周末短假的恼人之处,或者歌剧之旅的无聊细节,很快就会被我们忘掉:留下的只有玫瑰色的回忆。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我们的财物并不会优雅地退出使用、进入记忆。我们不是把曾经时髦的羊毛衫作为一种怀旧的回忆来经历,而是嫌弃它开始起球、缩水和褪色,而且占据衣橱空间。

本文作者著有《卧底经济学家反击战》(The Undercover Economist Strikes Back),由利特尔-布朗出版社(Little, Brown)出版

译者/马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