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作为中国深化改革的重要一步,成立于2013年9月29日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走过一年,各方反应不一。自贸区改革一方面备受各界关注,另一方面高期待如何落地亦饱受争议,对于改革进度快慢也有不同评价,其成败得失可谓关系全局,FT中文网近期推出自贸区专题,敬请关注。
回顾在2013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届三中全会把建立于当年9月29日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定义为中国新一轮“深水区”改革的起点和试验田。那么,运行已逾周年的自贸区改革进展如何?
在评价自贸区改革成效之前,不妨先回顾一下去年自贸区成立之前所提出的改革蓝图。概括而言,上海自贸区改革主要基于以下六大方面:政府职能转变;关于外资准入的负面清单管理;放松对大服务业的管制;在发展在岸贸易、转口贸易的基础上拓展期货贸易、离岸贸易;尝试金融放开和创新;探索实行适应国际竞争环境下的新法律法规,同时实现政府在竞争中的中立。因此,上海自贸区的改革从一开始就不是简简单单的贸易自由化,而是以建立开放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尝试,也就是中国总理李克强所谓的改革开放2.0版本。
经过了一年的建设,的确可以看到自贸区在每一个大方向上的改革都取得了一定进展。比如在政府职能转变上,政府的监管模式从事前监管的审批制到事中、事后监管的报备制,这项改革带来的直接益处是企业设立的平均时间由改革前的3-6个月缩减到现在的3-5个工作日。2013年9月30日上海自贸区公布了中国首个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共涉及到1067项国民经济小类中的190项;2014年6月30日的第二版负面清单又进一步缩减到了139项。对大服务业的准入放松以后,国际著名的贵族学校—英国HARROW公学、德国的阿蒙特医院等纷纷以全资方式进驻自贸区。海关和证监会也不断采取新政,促进离岸交易、期货保税交割仓库,和大宗商品、贵金属国际期货交易平台的建设。金融管理当局的保监、证监、银监三会都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动自贸区金融改革。最后一个出台支持自贸区改革的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在去年12月2日选布了《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共30条),期望在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和外汇管理方面在自贸区内取得先行先试的经验。从去年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同意在自贸区内暂停关于外商投资的三部法律,到今年1月7日国务院调整上海自贸区的32项法规,再到今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具有明显创新意义的《自贸区条例》(被认为是自贸区的“基本法”),探索实行适应开放型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正在逐步推进。
当然,改革的进度似乎并不尽如人意。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曾经表示上海自贸区有两项最重要的改革:其一是试点对外商投资实现负面清单管理;其二是金融服务业的开放与创新。负面清单水虽然已在上海自贸区试行了两个版本,但套用美国商务部长的评论,就是负面清单的改革是朝着正确方向前进,但是目前的版本(2014版)仍不足以达到中美BIT谈判的条件。究其原因,其一,众所周知,中国负面清单相较于美日等主要发达国家的而言仍然存在涵盖面过大、分类定义不清晰等问题。笔者认为,除了内涵问题外,中国的负面清单还存在严重的外延问题。负面清单含义是凡是外商的投资没有触及清单条款的,将被给予准入前国民待遇。问题在于中国的民营企业往往被作为二等公民看待,享受不到许多国有企业在市场准入、融资、经营许可等方面的诸多优惠,也就是中国连自己的国民待遇问题还未充分解决,又如何保证外资的国民待遇?所以其实在中国与欧美国家的谈判中,与负面清单同时提出的还有“竞争中立”这一要求,也就是政府必须消除对国有企业的倾斜性政策,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9月18日,中国总理李克强考察上海自贸区建设时也强调要形成国资、民资和外资在一条起跑线公平竞争的局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