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以前,在1983年,刘香成出版了他名为《毛泽东之后的中国》的摄影集。其中图片拍摄于1978年之后五年间的中国。那时,刘香成作为第一批来自美国的境外记者驻留北京,迎接中美两国1979年1月1日恢复建立双边外交关系这一重大时刻的到来。

那时,刘香成对中国并不陌生。他是中国人,1951年生于香港,父母来自大陆,在港工作。两岁时,刘香成随家人回到母亲的家乡福建,在那里度过了童年,直到九岁,后于1970至75年在纽约读大学期间,成为备受尊敬的摄影家焦尼•米利的助手。他通过大量搜集和阅读新闻报道,境外学者及汉学家的文章文献得以保持了与中国的联系。在1974年,当被那个时代里最为重要的一位图片编辑问到“此生你想要做什么”时,刘香成毫不犹豫地回答:“回到中国”。1978年,他回到了中国。

那时中国正处在经济改革的第一阶段。今天,三十年来的改革已经让中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七十年代末到今日,中国从那个年代一步步走来的过程,被刘香成的摄影图片记录并呈现出来。

同样在这三十年里,摄影,作为一种媒介也在经历着戏剧性的变革。无论是从科技上还是在日常生活的流行普及上,数码摄影作为捕捉图像的方式似乎已经全权取代了手动拍摄,然而,在摄影图片中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也最终被改变了。因为数码科技可以为所欲为,摄影作品中的“真实性”如今已成为神话。但是,遵循着如亨利 •卡地尔-布列松等摄影大师的传统和精髓,刘香成的摄影规避了主观伪造。每一张图片都代表了决定性的瞬间。如广受赞誉的摄影艺术批评家顾铮所论述:“我们能够从刘香成的照片获得反思历史的动力。我们有什么样的过去,就会有什么样的现在。我们的现在其实是被过去所决定的。我相信,如果能够以刘香成这样的照片为历史出发点,那么我们的历史反思或许会更有深度,我们的现实认识也许会更为清醒。”

1976-1983:毛泽东之后的中国

1970年代末,中国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带领国人“在实践中寻求真理”。摄影师刘香成此时也委任自己,通过用他相机镜头里捕捉到的日常生活景象,来把握这个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度的脉搏。镜头里人们在工作,在恋爱和在业余活动,展现的是经济改革动势中正在腾升的人文主义的复苏。

上海照相馆,1977

80年代曙光来临,随着整个社会投入自由市场经济和生产责任制,境外资本流入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也日益丰富起来。这个崭新的年代,因文化复兴的缤纷涌动,而被人们形容为中国的“第二次启蒙”——第一次启蒙为1919年五月四日的新文化运动。人们不断地在追求着明天会更好的梦想,这个梦想此时更富有“摩登”的样式。在刘香成的手中,照片记录下了那些纯真与激动,和在这一潮流时期中所激发的价值变迁。

刘香成的作品融合了西方人于美学之上统领摄影语言的关照,但无论在图片的构图布局还是内容表现上,又饱含了作为中国人的对于摄入画面中的人物那深邃绵延的情感和感性。 透过他的眼睛,社会变迁沧海桑田无非是日常生活中那不经意的一瞥,看到身着新潮衣装和发式的人们,或者公车穿梭,或者闲暇活动,映像自然流露。刘香成的摄影作品,一幅图片中过去与现在含蓄并存,两个时态好似可以一并如此自然自在地发生前行,讲述着更迭交替中的年代,人们正如此热忱地迎接期盼着新时代。

上海青年滑冰,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