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常说“杀鸡骇猴”,意指通过惩罚小角色来威慑大人物,使后者遵守规矩。中国当局这次拿国际药业巨擘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简称GSK)开刀,分明是直接“杀猴”。

这家在华拥有约5000名员工的英美合资药企近日卷入了一场行贿丑闻,被指控贿赂医生、让他们开本公司的药品。指控称,该公司通过旅行社虚开差旅与会务发票或高开发票金额方式,拿出资金向医生(一般工资不高)、医院和政府官员行贿。

中国当局已拘捕4名葛兰素史克高管,并禁止其财务总监离境。葛兰素史克分管国际业务的总裁阿巴斯•侯赛因(Abbas Hussain)已被派往中国处理此事。他已发表声明,承认葛兰素史克的几名高管似乎违反了中国法律。他表示,该公司将改变业务模式,节省一些费用下来,以降低药价。

遇到麻烦的或许不仅限于葛兰素史克。欧洲制药商赛诺菲(Sanofi)、罗氏(Roche)和诺华(Novartis)过去都与上海临江旅行社合作过。该旅行社被指控为葛兰素史克的行贿活动充当中介。但上述几家药企表示,它们此前就已停止与该旅行社的合作。警方也曾短暂地拘留过一名阿斯利康(AstraZeneca)员工,并对该公司两名医药代表进行了问询。另外,中国国家发改委(NDRC)已针对葛兰素史克等药企的药品定价行为启动了调查。

这场突如其来且声势浩大的整治活动或许有几个相互关联的原因(就葛兰素史克而言,这场整治活动的导火索或许是举报)。首先,中国的监管机构近来不只在拿药品行业开刀。最近,中国反垄断部门对嘉能可对矿业集团超达(Xstrata)价值650亿美元的收购案设定了苛刻的条件。今年1月,中国国家发改委以操纵价格为由,对三星(Samsung)等6家亚洲液晶面板制造商开出5700万美元的罚单。在遭到监管部门调查之后,雀巢(Nestlé)今年也将婴儿配方奶粉的价格下调了五分之一。

其次,随着中国的规划者们将重心从出口转向国内消费,他们自然将更加关注对消费者的保护,因为消费者如今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如毒奶粉、猪漂黄浦江等丑闻所示,中国的消费者一直受到不公平对待。就药品行业而言,维护消费者利益意味着要降低药价、清除腐败。后者也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动的大规模反腐行动不谋而合。中国每年在处方药上的支出已超过600亿美元,紧随美国和日本之后,居于世界第三位。(据医药行业咨询公司LEK估计,中国的处方药市场可能价值800亿美元。)此外,这个数字每年增长约17%,不仅挤占医疗预算,也令控制医疗成本和鼓励患者使用非名品牌的普通药品成为中国当局的当务之急(因为这是让更多人享受体面医疗保障的唯一办法)。

最后,此次整治活动可能也有迎合民众排外情绪的因素。许多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情涉及中国本土企业。然而,首当其冲承受后果的却是苹果(Apple)等外资企业。苹果最近被迫为所谓“轻慢”中国消费者的行为道歉。

在大多数情况下,监管机构不是援引一些新出台的法规,而只是执行那些早已存在的法规。一名对中国医药行业有经验的律师表示:“医药行业的文化意味着他们已经行走在法律的边缘。但如今,这一界线又被重新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