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2005年)的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启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奏响了此后备受全球瞩目的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序曲。此后至今,改变了什么,得失如何?

1、升值“单边桥”

从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中间价变化来看(日度),从2005年7月21日到2013年7月1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8.2765升值到6.1751(期间曾一度在2013年6月17日达到6.1598),累积升值约25%。

期间共1946个交易日,其中升值交易日1075个,贬值交易日860个,升值交易日是贬值交易日数目的1.25倍;相邻两个交易日间升值幅度平均为47个基点,贬值幅度平均为34个基点,平均升值基点为平均贬值基点的1.37倍;交易日间最大升值幅度为310个基点(剔除2015年7月21日后首个交易日的偏大升值1654个基点),相邻两个交易日间最大贬值幅度为247个基点,最大升值幅度为最大贬值幅度的1.26倍。

从有效汇率变化来看(月度),2013年6月相对于2005年6月(升值前的一个月),虽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幅度为25%,但国际清算银行(BIS)计算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却分别高达30%和39%,比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分别高出5和14个百分点。

从国际比较来看,除本次人民币汇率在国际压力下启动升值外,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还曾有过德国马克和日元的升值同样令全球瞩目。根据图表1提供的资料,从各自八年后本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来看,人民币升幅为25%,大幅低于马克和日元当年的42%和56%;从国际清算银行计算的名义有效汇率来看,人民币升幅为30%,高于当年德国马克的25%,但低于日元的90%;从国际清算银行计算的实际有效汇率来看,人民币升幅为39%,也高于当年德国马克的19%,但低于日元的59%。

综合以上分析,从2005年7月21日启动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至今,人民币汇率从各个方面都呈现出强烈的升值偏向。

2、中国尚未消除“浮动恐惧”

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塌之后,经济学家们观察到一个非常引人瞩目的现象,即盯住汇率的绝对主力几乎都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他们将这种现象称为“浮动恐惧”(fear of floating)。

对这种“浮动恐惧”心理根源的解释,流行的有两种:第一种是“原罪”(original sin)理论,即这些经济体由于金融市场不发达,私人部门缺乏对冲汇率风险的工具,因而国家不得不通过维持固定汇率来承担为其进行汇率保险的义务。第二种是“货币锚”(currency anchor)理论,即由于这些经济体货币当局政策可信度较低,从而往往无法很好控制通胀水平,于是便通过确定本国货币与具有全球声誉货币的固定汇率(易于观测和监督并取得民众信任),来确保物价平稳从而实现经济的稳定。

因此,对任何希望从固定汇率有序退出到浮动汇率的经济体来说,实现对“浮动恐惧”的有效“脱敏”才是根本。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八年进程来说,也同样唯此才是正确的评估标杆,而非广为宣扬的人民币累积的升值幅度。相反,若累积升值幅度大,却仍始终未摆脱“浮动恐惧”,则经济所面临的风险不是变小而是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