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官方昨天傍晚通过新华社宣布,十八届三中全会定于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

因为30多年来的历史惯例,对新任领导层可能借三中全会出台重大决策的预测和期待与日俱增,民间普遍寄望于习李在经过一年的预热期后,能够以这次会议为正式起点,推进中国的经济和政治改革。

所以,这条消息也是昨夜今晨中国各路关心时政的媒体当仁不让的头号新闻,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现代快报等都用上了大红标题。

作为最靠近中南海的喉舌,人民日报自然是要沿用新华社电稿原题,把这篇《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拟提请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的文件审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作为头版头条,不过,旗下人民网则是将阐述重点放在了“改革”上,专程配发《人民日报评论员:深化改革激扬发展活力》《人民日报评论部七评“深化改革进行时”》作为烘托。

在昨天的晚安帖中,@人民日报也是一派拨云见日的宏伟气象:“中央政治局决定11月9日召开三中全会,吹响新一轮改革的号角。改革有风险,不改革就有危险;调整有阵痛,不调整就有长痛。没有改革,如何释放社会活力?离开改革,何谈实现公平正义?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但仍要相信: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总有达到目的的一天!”

在大字公告“十八届三中全会11月9日起召开”之时,云南信息报选择了新华社电稿中没有的一句话作为副题——“将全面深化改革,‘范围和力度都将是空前的”。

这句“空前”宣示,来自俞正声。上周六,新华社发稿,称这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幕式上发言指出,“下个月将召开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这次全会主要是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这一轮改革范围之广,力度之大,都将是空前的,必将强有力地推动大陆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革,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还有另一个被释放的预告消息成为媒体聚焦热点,即“383”改革方案。过去十几天里,这个数字代号以及与之紧密相连的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鹤的名字,已经传遍天下。

刘鹤一夜成名,是拜华尔街日报所赐。这家美国媒体本月7日刊文,将这位今年年初履新中财办主任的官员定义为“中国经济政策规划中的关键人物”、“下一个10年经济计划的重要制定者”:“刘鹤目前面临的最迫切挑战是督导今年11月改革方案的制定。布鲁金斯学会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李成说,大约几个月前他把七个‘研究小组’集合在一起,研究金融自由化、财政政策、放松管制、城镇化和地权等问题……今年6月刘鹤获得批准后,央行策划了一场‘钱荒’——放任银行彼此借贷的银行间市场的利率上升到高达30%,造成信贷枯竭——以促使银行服从央行的愿望。刘鹤还曾支持周小川有关允许外国人扩大在中国的投资,及允许中国普通投资者投资海外的计划。”

在这篇外媒报道被编译传播后,国内媒体多有跟进。其中,每日经济新闻9日发表的《前瞻者刘鹤:制定经济政策,个人发挥作用很有限》尤为流传广泛:“尽管刘鹤的办公室在回复华尔街日报的电子邮件时表示,刘鹤认为外界对自己在中国经济政策制定方面扮演的角色有许多误解,中国的经济政策是通过一个集体决策体系制定的,任何个人发挥的作用都是相当有限的。但是,无论是昔日身处国家计委的改革前线,还是后来作为幕后的决策智囊,刘鹤看问题的前瞻性,多次体现在我国出台的多项宏观政策中。‘除了作为中央领导人的建议者之外,他(刘鹤)本身对于政策的制定有很大影响。’有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