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作为李克强经济学的破冰一步,上海自贸区引发诸多关注。这是中国特区实验的又一次升级版?抑或仅仅是一次政策放松的局部实验?自贸区对于中国经济长期意义几何?如何防范自贸区金融风险?国际经验与上海自贸区启示何在?

FT中文网对此议题会持续关注,敬请读者期待,自贸区专题链接可见此处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终于在今年9月29日正式挂牌,与早前笔者在本专栏的文章(《上海自贸区应成为升级版特区》)中所预期的大体一致,自贸区致力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投资领域的开放、推进贸易方式发展转变、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以及完善法制领域的制度保障,是个重大制度创新,其潜在意义堪比当年深圳特区的建立。

但是,潜力巨大是一方面, 而如何使潜力释放转化为实际影响则是另一方面。自贸区成立至今,笔者也观察到,对于最受期待的金融改革部分,总方案措辞谨慎,声明要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先行先试;对于负面清单管理方面,首个负面清单低于预期,冗长程度宛如一份正面清单;而高层领导缺席揭牌仪式,也引发了上层是否大力支持的疑问。总之,自贸区虽然承担了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重任,但诸多问题也反映了上海自贸区面临的实施困境。具体来看,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自贸区金融开放与中国国内整体金融改革步调如何协调?

推动金融改革的重要性不言自喻,但如何发挥自贸区作用仍没有结论。早前中国央行已经表达了在2015-2016年实现人民币基本可兑换的决心,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加快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利率与汇率市场化进程。但这一设想在国内学术界面临较大争议。自贸区如何利用这两年的时间,为全国积累经验?

要知道,全国范围内实现基本可兑换也就是两三年的时间,自贸区改革过慢显然失去了先试先行的意义,但改革过快又如何规避资本项目开放的风险? 虽然上海自贸区实现一线管住、二线放开,但在有限区域内,贸易、物流自然可以做到有效监管,而对资金流的掌控绝非易事。一旦资本管制放开,如何把控资金流不会对境内金融市场造成冲击,以及防范热钱流入可能出现的房地产泡沫?而利率改革会导致区内外利率双轨,如何防范套利风险?

因此,在笔者看来,自贸区金融改革的前提是不至于影响到国内金融稳定,而这恰恰也是当前自贸区金融改革之所以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可以说没有人可以确认避免风险,而诸多措施一旦施行,恐怕也没有回头路可言。

二是如何简化和实施负面清单管理?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最主要的创新之举,其不仅有助于国际贸易最新规则的接轨,增强外资投资者的信心与积极性,鼓励国内企业创新,也有助于减少政府审批、依靠市场机制和打破垄断,是新一届政府简政放权模式的探索,可谓一石三鸟。

然而,9月底公布的负面清单第一稿却显得相当冗长,其与现行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高度吻合,宛如一份“正面清单”。而早前被寄予厚望的服务业开放,不仅鲜有突破,甚至现行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没有列入禁止类的,在负面清单里却列为了禁止项目,包括:禁止直接或间接从事和参与网络游戏运营服务;禁止投资经营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禁止投资经营性学前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等教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