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踏上他期待已久的访华之旅时,他将骄傲地传达一个简单的信息:英国张开双臂欢迎中国投资。

卡梅伦希望在今年年底前收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访华邀请,以便为中英关系趁热打铁。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George Osborne)上周访华,期间宣布了数笔交易。

奥斯本与中方达成协议:两家中国国有企业将购入规划中的萨默塞特郡(Somerset)欣克利角(Hinkley Point)核电厂30%至40%股权,这巩固了英国给外界的一种印象,即它是对中国投资者最开放的西方经济体。

奥斯本还宣布了多项措施,为中资银行在伦敦开展业务提供更多便利,并参观了电信设备集团华为(Huawei)总部,以支持该公司在英国的巨额投资。

与英国的开放姿态形成对照的是,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对中国投资采取了更为谨慎的态度。出于对网络安全的担忧,美国一直禁止华为进入美国电信行业。

卡梅伦认为,英国能够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接纳中国投资。

官员们表示,尽管卡梅伦将向中国大肆吹嘘英国的开放,但这条信息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些附加条件。

英国政府将依靠监管机构,严格审查中国投资者在安全和金融稳定上的隐患。

英国央行(BoE)行长马克•卡尼(Mark Carney)昨日表示,奥斯本邀请中国的银行到伦敦金融城落户,包括可能在伦敦设立人民币清算银行,但这并不表明监管机构对此会不闻不问。

卡尼在英国《金融时报》在伦敦举办的创刊125周年纪念活动上表示:“帮助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一件有益全球的好事,与伦敦的历史作用相吻合。”

“但放心吧,英国央行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在国内也会履行好相应的职责。我们对于外国银行分支机构的风险偏好有多大,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它们在英国的经营是否被纳入了可信的'恢复和处置计划(RRP)'。”

他的谨慎表明,出访中国、“啦啦队长”式的大臣们与严格的监管者们,正在“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英国没有类似于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Cfius)那样的机构,仅对试图收购防务和媒体公司权益的外资施加了一些限制。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否决了多次来自中国和海湾国家的投资。

一名英国官员表示:“我们不希望限制外资。”他补充称,美国和法国等国对于英国的开放程度惊叹不已。

中国两家国有企业购入欣克利角核电厂股权,此事在英国只产生了轻微的政治争议。

尽管卡梅伦的国家安全委员会讨论过此事可能带来的能源安全隐忧,但大臣们更担心的是英国过度依赖单一能源供应商,而非具体项目的外资持股。一位大臣级顾问表示:“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认为,中国以糟糕或危险的方法运行这个核电站,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核事务顾问安德鲁•拉热(Andrew Large)表示,中国企业将发现,在英国独立监管机构设置的核安全机制下工作将“非常困难”。

但价值160亿英镑的欣克利角核电站项目进一步勾勒出英国政府的战略:把资金拿到手,然后让监管机构来确保投资符合英国标准。

目前在英国引起最大争议的中国投资项目,或许是华为与英国电信(BT)在升级英国电信基础设施上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