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作为李克强经济学的破冰一步,上海自贸区引发诸多关注。这是中国特区实验的又一次升级版?抑或仅仅是一次政策放松的局部实验?自贸区对于中国经济长期意义几何?如何防范自贸区金融风险?国际经验与上海自贸区启示何在?

FT中文网对此议题会持续关注,敬请读者期待,自贸区专题链接可见此处

香港与上海的竞争合作关系近年一直为外界瞩目。肖耿教授指出,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最大意义在于开发中国跨境服务业这一潜力巨大的处女地市场,这将是全球经济的新前沿。自贸区不是零和博弈,对于这一历史机遇,香港的体制优势与上海的规模及潜力优势互补互利,自贸区为二者强强联合提供了绝佳机会。

同时,他强调自贸区涉及到全球金融新秩序,未来可能需要多元化的货币体系或超主权的国际货币。他设想,如果上海自贸区将来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离岸金融中心,可以像香港那样发行与SDR挂钩的上海自贸区国际货币。如果香港、新加坡、迪拜及其他离岸国际金融中心也有兴趣与上海竞争及合作,它们也可发行与SDR挂钩的国际货币。

上海自贸区的本质是什么?

上海自贸区是什么?不容易理解,有很多的混淆。它被认为是同时具备离岸及在岸性质的金融及经贸服务中心,但如何做到既是离岸又是在岸?我认为,上海自贸区的本质是借鉴全球市场制度,创建融入全球的跨境服务业市场。它是中国服务业市场开放和建设的一个战略步骤。

开放什么?建设什么?就是原来没有服务业市场(或者说法律不允许进入,市场需求受到抑制),现在允许创造这个新的市场、满足人们对服务业的需求。以前谁也不能做,国内也不能做,香港人外国人也不能做,现在法律允许上海做这件事,上海就有机会形成新的服务业市场、提供更多的服务及价值,香港也能有机会参与新市场的建设,进来提供更多的服务。这就是为什么上海建设自贸区不是零和博弈。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这不是零和博弈,所以香港与上海之间可以形成良性的竞争与互补。

需要理解的是服务业市场是与商品市场有区别的。服务不同于实物商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服务交易往往是由合约界定的(依据法律需要提供特定服务),与实物交易的传统概念不同。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服务业,基本上是法律上的合约概念。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金融衍生产品。衍生产品的买卖完全不同于实物商品。购买衍生产品获得的是在特定时间以特定价格买入或卖出某金融产品的权利,而非获得某种可直接消费的产品。在这样的非实物交易市场上,交易是通过法律承认的合约进行的,而合约的有效性有赖于其背后的产权基础设施,包括清晰的产权界定、规范的交易平台,及解决纠纷的机制。

从衍生产品的例子可以看出,服务业市场需要的物理空间有限,但需要非常清楚及可靠的法律空间及基础。首先,市场参与者必须获得法律上的许可,即有相应的法人资格(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注册法人机构一定要有明确的地址及法人代表。中国内地现行法律并不允许某些机构的设立。其次,需要一整套制度,包括注册机构、监管机构、仲裁机构等,这也不同于中国现行的法规制度。这就是为什么要在上海划出一片区域作为上海自由贸易区。如果没有这样一片区域,法律的问题就难以解决。在这一特定区域上实行与其他非试验区不同的法律制度,在此基础上才能创建融入全球的跨境服务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