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度的黄金周,今年有不带任何悬念地变成“黄金粥”:所有地方都挤成了一锅粥。所有的景区都堆满了人,所有的高速都塞满了车,所有的商店都挤不进去,所有的餐馆都订不上座。

套用一句你懂我懂,大家懂的说法,今年十一国内的假期经济,又一次上演了一场“带有中国特色的假日经济期间的非典型性拥堵”。拥堵是个交通问题,是个社会问题,但同时也是个经济问题。

首先,我们必须意识到,对于假日经济的重视和支持,是造成假日拥堵问题的根源。试问如果没有全国居民集中时间休假,集中时间出行,集中时间去景点,那么就不会有高速公路上没完没了的堵车,也不会有身体和精神崩溃的游客一起砸毁景区的活动。在海外,除非少数宗教或历史性节日,很多国家是特别回避集中休假的,为的就是要避免因此造成的集中拥堵。试想如果中国也实施和鼓励在时间上更加灵活的带薪休假制度,大家根据各自的需要错开休假时间,那么不是在第一时间就不会有这种超常的“非典型性”车流了。所以,正是为了达到推动假日经济目标的初衷,我们才有了假日“黄金粥”的困局。

那么既然年年“黄金粥“,为什么还要继续同样的政策呢?原因也很简单,是经济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政策制定者的目标和广大消费者的目标不尽相同。假日经济,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和拉动旅游业、运输业、餐饮业的发展。一句话,是为了促发展,为了推动GDP增长。

但正是在这些看得见的收益的背后,隐藏着广大假日出行者,游客,消费者付出了‘看不见’但“伤不起”的堵车时间成本。据中国新华社,2013年国庆假期假日旅游统计报告显示,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4.28亿人次,创造门票收入16.6亿元,实现旅游收入2233亿元。但是,没有计入统计的是,如果按出行人数四亿,每人每天拥堵一个小时,最低工资每小时十元计算的话,黄金周七天,所有出行者支付的成本是4x7x1x10=280亿元人民币。当然,如果放松假设,假设每人每天拥堵2小时,每个人的平均工资50元每小时的话,所有出行者支付的成本就是惊人的4x7x2x50=2800亿元人民币,甚至超过了旅游收入的2233亿元。

必须指出,黄金周创造出来的GDP并非平白而来,而是以广大居民牺牲自己难得且宝贵的休假时间而创造出来的。更让人担心的是,黄金周集中休息安排背后的巨大机会成本:不少人因为十一长假的安排而失去了本来可以更加轻松,惬意的度假经历,甚至可能因为长假中的种种经历在长假后反而变得比休假前更疲惫了,完全没有达到休假,和休假后继续有效工作的初衷。

由此可见,政策制定者和政策接受者之间目标函数和分担成本的不同,是导致“黄金粥“屡办屡堵,却有屡堵屡办的一个重要原因。

退一步说,高速公路的免费无疑是在表面上降低了大家的出行成本,是一项大家应该拍手称好的政策。但是,这一政策其实直接增加了出行者的拥堵成本。伴随着拥堵这一负面公共品的超常规供应(车流过多),应该采用的方法是公共品(假日车流)提高价格(比如伦敦和新加坡实行的拥堵税),而非降低价格,甚至完全放弃价格对居民消费行为的调节作用(高速公路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