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华社邀请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详细解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披露了中央对于如何推进财税改革的考虑和部署。楼继伟明确提出: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国家财税制度是立国根基,国家性质与财税制度密切相关,彪柄史册的美国独立战争也不过用实际行动捍卫了“无代表不纳税”的利益主张而已。
历史教训:王安石、张居正变法失败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变法大都与财税体制改革有关,改革的失败也与财税体制的恶化密切相关。北宋王安石变法、明朝后期张居正变法,均以惨败告终,技术性改良而非体制上的根本突破,加上失去约束力的王朝财政机制,决定了封建时代的财税体制改革只能在爱民与害民之间打转,不可能跳出“黄宗羲定律”的窠臼,以合法税收的方式使“子民”变“公民”。
朝廷介入市场是财税改革的大忌。王安石变法违背爱民初衷,为了让宋神宗实现收复契丹与西夏所占国土的雄心,王安石成为财政总管大力充实国库,目标是强兵富民,希望官民同时获益。王安石让朝廷参与到农民与商家的具体交易之中,如“青苗法”在农民青黄不接时由政府以20%的利率贷款给农民(这一利率低于市场利率),农民以地里的青苗为贷款抵押。结果失控,官家垄断借贷市场,地方官员以高利贷盘剥农民,农民没有活路。腐败蔓延到各地,酷吏贪官把新政当作贪腐良机,朝廷失去了对财政的掌控权。改革的善意异化为各地官员对百姓的严苛剥夺。
明神宗时首辅张居正改革,以集权方式推行一条鞭法,在全国丈量土地,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到田亩上,类似于清代雍正朝实行的摊丁入亩。田赋、徭役和杂税合为一条后,一律征银,目标是增加收入简化税费服役,降低征收成本。张居正身后改革被全部推翻,子孙流离。
明代末期财政脆弱,如沙滩城堡不堪一击,为了军事战争税费多如牛毛,一条靴法之外又附加了层层叠叠的税费,朝廷财政纪律形同虚设。加上全民贪腐、权贵横行、饥民流亡,王朝未亡财政先亡。
支持改革的两位皇帝谥号,一位叫宋神宗,一位叫明神宗,显示其后代对这两位先皇颇不以为然,他们鼎力支持的改革被否定。
两个相隔500年的财政改革,失败的原因是共通的,具有约束力的公共财政制度,法治税收意识如天方夜谭,改革过程成为贪腐官员将公共资源私人化的过程,即使改革者拥有权威、即使改革初期受到追捧,仍然难以逃脱失败的命运。这是以封建王朝权威为依托、进行财政技术改良者的宿命。
当下中国的财政体制改革不应该成为历史“变法”的延续,而应该成为根本制度的转型。
朱鎔基时代:倒逼出来的分税制改革
分税制改革是争议最大的财税体制改革,以目前显现的负面效应否认分税制改革的成果,并不客观,但过于拔高分税制改革的意义,认为是中国现代财政体制改革的里程碑,同样离题。
分税制改革是解决困难的改革,目标是建立中央财政的统筹力量以推进改革,同时建立中央与地方政府正确的激励体制。分税制改革之后,中国外向型经济模式奠基,制造业产业链逐步形成,政府各部委等退出经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