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两国计划将中国数学教师派遣至英国,并将英国教师派遣至上海了解中国人的数字头脑为何灵光。通常没有风趣可言的官方《环球时报》英文版将这一计划称为“数学教学武器”。

一个英国教师先遣小组近来在上海取经,学习如何将这些“武器”部署于“国内生产总值(GDP)战争”中。这一计划的逻辑很简单,且不提简单化:上海在经济合作组织(OECD)举办的全球15岁学生数学能力测试中拔得头筹。经合组织是总部位于巴黎的智库。如今英国希望向上海取经,让该国缺乏数学细胞的国人向上海的魔力借一点光,最终让他们像中国人那样有钱。

今年早些时候,时任英国教育部长伊丽莎白•特拉斯(Elizabeth Truss)访问上海这个中国金融中心,热情谈论赋予英国数学教学系统更多中国特色的好处。但与她的热情赞扬形成较大反差的是,这个逻辑是有问题的。汇丰(HSBC)近期的一份报告称,高达85%的中国家长考虑将孩子送到国外去留学。如果中国学校真的那么好,为什么还会有那么高比例的家长考虑这样做呢?中国内地的家长完全可以让孩子轻松留在国内、在经合组织举办的测试赢得荣誉,为什么他们当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宁愿将孩子送到国外完成最后几年的中学教育?

英国保守党貌似对中国某个城市的学生在一项数学测试中的表现念念不忘,很可能体现了世界各地对中国成为全球老大的焦虑。但其他国家似乎不打算批量引进中国教师,以便让本国教师学艺。

当然,每个教育体系都能从其他教育体系那里学到一些东西,尤其是如何避免走弯路。中国的学生、老师、乃至“虎爸虎妈”,也有许多值得钦佩的地方。

关于上海在经合组织举办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中拔得头筹的确切原因,有不少学术性的辩论。有人主张这是基因所致,不过,我不太相信这种观点——我有两个中国养女,一个上次数学考试不及格,另一个说数学是她学得最差的一科。

还有人说,上海是中国最富裕、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将上海的测试结果与既包括富裕学区又包括贫困学区的整个国家的结果相比,是没有意义的。但这个理由也不太站得住脚,因为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话,中国内陆地区的贫困学生只会更有动力在数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澳大利亚的格拉顿研究所(Grattan Institute)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指出,关键在于教学策略,比如对教师给予指导,以及让他们在课堂之外有更多时间。格拉顿研究所称,比如说,上海每名新教师都有两名校内导师,一名负责课堂管理方面的指导,一名负责教学内容方面的指导。但对几名上海中小学教师的不科学调查显示,只在他们入校第一年是这样。这能带来多少差别呢?

还有人说是家长的原因:中国母亲即便不都是“虎妈”,通常也会花很多时间从孩子婴儿时期就教他们基本的算术,而其他国家的母亲满足于用《小小贝多芬》(Baby Beethoven)哄孩子入眠。

最后,还有一个在我看来最好笑的观点:中文更适合学数学,最理所当然的理由就是中文里“十一”和“十二”摆明了就是十加一和十加二,不像英语那样还要学两个新单词“eleven”(十一)和“twelve”(十二)。

说到底,相互借鉴没错。但要打赢英国人缺乏数学细胞这一仗,仅凭从中国数学教育体制引进“数学教学武器”是不行的——中国国内的许多家长已对这一体制(至少是对高中及高中以上阶段)失去信心。中国家长正在用钱包投票,让自己的孩子告别中国的学校。或许他们知道一些我们外人不知道的东西。

译者/吴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