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31日,是中诚信托旗下诚至金开1号集合信托计划(以下简称“金开1号”)到期的日子,也是中国金融市场面临的又一道坎。即使能平稳迈过,这起已经引发国内外关注的信托濒临违约事件,也凸显了2014年中国经济的最大风险所在——决策者的误操作。

金开1号为期三年,于2011年2月1日由中诚信托发起,共募集资金30.3亿元。在它即将到期时,融资方振富集团的资产盈利性和流动性却十分堪忧。目前,与这一信托计划相关的账户仅剩500多万元,到期偿付能力明显不足。而作为信托计划的参与方,中诚信托和中国工商银行正在撇清责任。根据媒体报道,此次项目和资金都来自工行,中诚信托在其中只起到“通道”作用,就是将工行的钱迂回投入到其选定的项目中,以帮助其规避信贷管控。因此,仅收取了不多通道费用的中诚信托认为自己不应承担清偿责任。而工行也已于近日明确表示不承担主要责任。双方行为加深了市场焦虑。

金开1号并非首个面临兑付危机的信托计划,但以往类似信托计划均实现了兑付。例如,中融信托—青岛凯悦中心集合资金信托项目就在2012年因融资方房屋销售不畅而无法到期偿付。最后,中融信托将青岛凯悦告上法庭,并通过司法拍卖获得了补偿,保证了信托计划的偿付。又如,中信信托曾于2011年发行三峡全通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当该计划出现还款问题时,中信信托曾明确表态不会垫付资金,让市场一度认为中国信托业“刚性兑付”这一不成文规矩将被终结。但最后时刻一家民营企业出手接盘,使信托违约终未发生。可以看到,过去几宗面临兑付危机的信托产品,均完成了兑付,没有发生过实质性违约,至多只是采用时间换空间的策略罢了。

至于金开1号,笔者仍然相信,出现信托违约是小概率事件,“刚性兑付”也不会就此终结,因为无论是从金融系统的稳定,还是从相关双方的声誉来考虑,都不能允许违约情况的发生。

信托违约不会仅仅带来局部风险,而是关乎金融稳定大局。按照中国法规,信托产品并不需要刚性兑付,信托计划说明书中也未明确承诺兑付。不过,从过往经验看,信托计划都按照承诺的收益率进行了兑付,这事实上让投资者对“刚性兑付”形成了强烈预期。也正是这种预期的存在,让信托计划对投资者形成了较强吸引力,令其规模迅速扩大——从2010年年末的3万亿元飙升至2013年末的超过10万亿元。换句话说,中国信托资产存量中有相当大的部分(尽管具体比例无法精确估算)是建立在“刚性兑付”这一信念之上的。

金开1号如不能按约定偿付,绝不会被投资者视为个案。一旦投资者对“刚性兑付”的信念被摧毁,信托这种资产类别可能会被很大一部分投资者抛弃,甚至引发与银行挤兑类似的信托资产挤兑,进而引发系统性的金融危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金开1号很可能成为一个巨型炸弹的导火索。可以相信,面对这种严重后果,中国监管层不会容忍金开1号出现问题。事件发展到最后,应该会像过去一样,“谁家的孩子谁抱走”——让相关方“妥善处理”这一事件,保证事实上的刚性兑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