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前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

若有人问“最了解中国的日本人是谁?”我想回答中一定不会少了丹羽宇一郎这个名字。在日本当下的“知华派”中,丹羽宇一郎无疑是经历最为独特的一位。

他早年是反美日安保运动的学生领袖,毕业后进入日本第三大综合商社——伊藤忠商事,并担任这家年销售额约12万亿日元(约合7500亿RMB)的企业巨头总裁、董事长近12年,大刀阔斧地整顿公司不良债务为其赢得赞誉,而坚持乘地铁通勤、去便利店买午餐便当更被传为佳话。

在结束近50年的商社生涯后,丹羽被任命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位来自民间的驻华大使。但天意弄人,他的任职生涯“始于钓鱼岛,终于钓鱼岛。”在复杂的国内外政治博弈中,一路悲情,诸多无奈。

这位曾在外交第一线亲历中日关系在短短几年内迅速滑落的75岁的老人,对当下的中日关系又是如何观察、思考的呢?带着这些疑问,笔者敲开了丹羽事务所的大门,第三次见到了正伏案忙碌工作的他。

问:2010年您成为第一位来自民间的日本驻华大使,当时的日本政府和您是出于什么考虑?

丹羽:由民间人士出任驻外大使,在日本有先例,出任主要大国大使算是首次。这可以说是日本政府、外务省的一种改革之举吧,让我出任主要是考虑到我与中国打交道了很多年,在企业界、政府层面积累了一些经验、资源,我当时则刚从伊藤忠商事退任,想为中日关系的发展尽一份力。

目前中日像幼儿园小孩吵架后赌气

问:出任大使之初的期许和愿景,与任期结束后的感觉,是否存在出入?

丹羽:确实有许多事未能按预期推进。这不能归咎于大使馆职员不作为、不优秀,他们都非常勤奋、聪明、也很努力,但遗憾的是,中日之间发生了很多纠纷,精心策划的旨在促进中日交流、互信的活动,都不得不被迫取消。

问:您在任时曾接受《金融时报》专访,对时任东京都知事的石原慎太郎提出的“购岛”计划公开表达异议,为何要这样做?

丹羽:有些争端绝非一日一时可解,需要十年、五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长期努力。将几乎无解的事摆上台面,只会造成双方不必要的对立、摩擦。

问:您与中国打交道了20多年,针对当前困局,是否有解决良策?

丹羽:答案很简单,即中日两国政府都应该回到双方签署的四个政治文件(分别是1972年恢复邦交时发表的《中日两国关于恢复邦交正常化的联合声明》、1978年两国签署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1998年双方发表《中日联合宣言》及2008年两国发表的《关于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编者注),那是两国关系发展的基石,两国执政者都需要重新认认真真地读一下这四个文件究竟写了什么、共同约定了什么。

这四个政治文件写得很清楚,双方也约定会尽最大努力发展友好、战略互惠关系。这样的共识凝聚着包括周恩来、田中角荣等在内的几代人的努力,是40年来双方不断克服困难和挫折好不容易达成的共识。

但目前的中日首脑难道不是在南辕北辙吗?双方首脑在共同出席国际活动时,忙于同各国首脑会面,唯独彼此避开、互不理睬,这与不成熟的幼儿园小孩吵架后赌气,有什么区别?如此这般的气度和操行,让国际社会如何评价?在国际社会众目睽睽之下,难道彼此都丝毫不会为自己不成熟的表现感到羞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