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4年,对于中国市场的参与者,无疑是难忘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虽然经济仍和过去几年一样波澜不惊,但不论是股票、商品还是债券市场,都走出了波澜壮阔的大行情。对于每一个中国经济的观察者,2014年也提供了新的思考素材,挑战着原有的思考框架。这就是一个大时代的特点,一切都变化的那么迅速。原来常用的数据可能已经过时,原来依赖的逻辑可能正在失效,一个为市场服务的宏观研究者,就是要不停去发现新的数据和新的逻辑。

我在一家外资投行工作,深刻的感受到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的迅速成长,既担心又憧憬。担心主要在于中国经济急速放缓的风险。这么多年来,“中国崩溃论”在海外始终大有市场。原因一方面在于中国高速发展的的特点,将许多国家一百年发生的事压缩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 这一点使得许多在低经济增长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很不适应。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数据也面临不透明和关键变量缺失的特点,导致悲观的看法很难得到有效的反驳。

在和海外投资者开会的时候,我通常要把许多时间花在三大问题上:地产,影子银行和债务(包括地方债和企业债)。一方面,我能够理解海外投资者的担心。以房地产为例。中国目前确实有5000万套左右居民住宅在建,无怪乎当在中国旅行的时候,到处都可以看到在建或者空置的房子。但是这是不是说明中国房屋已经严重供给过剩了呢?乐观者可以反驳说,中国虽然局部面临房屋过剩,但作为一个整体房屋仍然供不应求。过去每次中国放松房贷和调控政策,房价就迅速反弹,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个时候,解决双方争议,最有说服力的只有权威的官方数据,比如城市房屋空置率或者可靠的住房存量。可惜的是,这些数据似乎都不存在,这就导致了辩论双方自说自话,意见难以统一。

影子银行和债务积累是另外的争论焦点,原因在于这些领域正是西方投资者的痛处。2008年在美国发生随后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归根结底有三个源头。首先是高速上涨的房地产价格,其次是高度相联的影子银行体系,第三是高企的家庭债务。一旦房价升势逆转,依托于房价的信用衍生品的价值便开始下跌。由于这些衍生品在影子银行体系中广泛被用作抵押品,其价值的下跌便导致了影子银行体系出现不稳,最终引发资产价格的普遍下跌。面对危机发生后的财富缩水,居民部门便产生了强烈的提高储蓄降低债务的需求,这也是事隔七年西方经济尚未完全复苏的主要原因。和1930年代的大萧条一样,这些事件对于研究者和投资者都可以说刻骨铭心,对于西方主流的宏观分析框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像杠杆周期、明斯基时刻这些危机前知者甚少的词汇,都慢慢变成了主流的经济分析话语。

因此,毫不奇怪,债务和影子银行也成为西方投资者关注中国的焦点。中国会不会出现雷曼时刻?中国的地方平台债或者公司债,会不会出现大幅违约潮从而导致金融体系的崩溃?中国迅速上升的整体债务水平,会不会导致下一波金融危机?在我看来,这种将中国和西方简单类比的作法,并不准确。

关键在于,中国的金融体系,并非完全是市场经济。国有主导的金融体系以及政府的隐性担保,导致国有企业和地方融资平台在获得融资方面处于优势。这就好像政府左手欠右手,虽然债务数字表面可以很高,贷款企业也完全可以资不抵债,但只要银行不断能为这些贷款方提供融资,这个系统仍然能够运行下去。同时,只要居民相信银行的偿付能力,即使银行出现了资不抵债,也不会出现银行挤兑。最后,由于目前中国的资本跨境流动并非完全自由,因此中国政府对于国内资金供应的控制能力很强。即使出现整个经济流动性的风险,政府也可以很快要求银行加大融资规模以满足流动性的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