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应该在什么情况下放松货币政策?标准答案是当经济运行低于潜在经济增速时,应该放松货币政策。多数经济学家认同这个标准,因为这个标准与全社会居民福利跨期最大化相一致。

实践当中,很难非常准确地判断潜在经济增速,要通过几个间接指标判断经济运行是否低于潜在经济增速。最有代表性的指标是就业。如果非意愿失业明显上升,说明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经济运行低于潜在经济增速,社会福利蒙受损失。美联储在此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最看重的指标就是就业,既遵循了当代学院派传统,政治上也是最好的理由。

另一个传统指标是通胀。如果通胀持续下降,可能意味着需求不足,实际经济增速低于潜在经济增速。通胀下降的原因,除了需求不足,还可能是因为进口商品价格下降或者生产率提高。因此,在以通胀为依据判断经济运行是否低于潜在经济增速的时候,首先要对通胀变化的原因做出分解,究竟是需求面原因还是供给面原因。如果是供给面原因造成通胀下降,货币政策可以不必刻意刺激总需求提升。

除了就业和通胀,近年来宏观经济学家在对潜在产出判断和对货币政策调整的视野中增加了宏观审慎的相关指标。日本泡沫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前,经济增速较高,失业率较低,通胀水平也很低。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是否应该采取行动的风向标出了问题。很少有人担心过度就业,用更低的失业率判断经济运行高于潜在经济增速很难被接受,而通胀水平又是如此低,至少按照传统标准不支持需求过度和正的产出缺口。但是,危机爆发后,日本和美国的经济增速都大幅下滑,说明此前确实存在需求过度和经济增速高于潜在经济增速的问题。基于这些思考,有学者提出了金融中性的潜在产出概念,即剔除了金融周期因素以后的,与金融稳定(爆发金融危机概率极低)相一致的潜在经济增速。按照美国的经验,这种方法计算的美国次货危机前的潜在经济增速要明显低于基于通胀率的潜在经济增速。

简单回顾了上述关于货币政策是否调整的理论依据以后,现在回到中国问题。此时此境,中国央行应该尽快放松货币政策吗?这个问题可以进一步转化为下面问题:当前中国经济增速低于潜在经济增速吗?从就业、通胀、宏观审慎等相关具体指标来看,有充分证据表明货币当局低于潜在增速,货币当局应该采取积极行动吗?

对于中国潜在经济增速的准确判断很困难,基于不同框架的潜在经济增速存在很大差异。基于传统增长核算框架的GDP潜在增速,学术界普遍意见是目前大约在7-7.5%,以后会更低;基于菲利普斯曲线计算的GDP潜在增速可能比7%稍高一些;基于金融稳定的GDP潜在增速更低一些。如果目前官方GDP增速可靠,那么目前还不存在明显的产出缺口;如果实际的GDP增速大幅低于官方GDP增速,可能存在一定的产出缺口,但究竟多大难有定论。

从就业、通胀、金融周期等间接指标来看,存在支持放松货币政策的证据,但算不上充分。中国公开发布的就业数据不多,仅从城镇登记失业率和每年新增就业人数两个指标来看,劳动力市场情况尚好。但是调查发现,在有些过产能过剩密集的地区,有工作岗位但事实上没事可做的隐性失业颇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