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5月13日,德国远洋班轮“圣路易斯号”(SS St Louis)从汉堡起航。船上有915名犹太难民,他们希望逃离欧洲日益逼近的迫害。这艘豪华客轮上频频举办舞会和音乐会,宽宏大量的船长还允许乘客在令人不悦的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半身像上盖上桌布。两周后,该船抵达古巴哈瓦那,已经购买了古巴签证的乘客们满心期待着热情的接待。结果并非如此。古巴当局拒绝他们入境,后来美国和加拿大有关部门也作出同样的决定。圣路易斯号被迫返回欧洲。据估计,其1/4的乘客最后死于纳粹集中营。
圣路易斯号的故事是对我们的祖先的指控,令人愧疚。然而76年后的今天,同样令人匪夷所思的事发生在湛蓝的安达曼海(Andaman Sea),且不提地中海了。过去几周,至少6000名难民在海上随波逐流,被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拒绝入境。据联合国(UN)称,今年已有约300个难民死亡。尚存的难民们脱水、虚弱、绝望,除非形势迅速出现转变,否则将有更多人死亡。
大多数难民都是罗兴亚人(Rohingya),他们的遭遇令人联想起当年欧洲的犹太人。很多难民是从被比作集中营的难民中心逃出来的。他们是生活在缅甸和孟加拉国的一个穆斯林少数民族。今年3月,Simon-Skjodt防止种族灭绝中心(Simon-Skjodt Center for the Prevention of Genocide)向缅甸派出一个代表团,缅甸的若开邦(Rakhine)居住着多达100万的罗兴亚人。该中心发现,他们“遭受着非人化待遇,包括猖獗的仇恨言论、得不到公民身份、迁徙自由受到限制”。该组织的报告得出结论认为,2012年至少有170人死于群体性暴力事件的罗兴亚人,面临着“更多大规模暴行甚至种族屠杀的严重风险”。
这个结论可能下得太早。正如政治分析人士理查德•霍西(Richard Horsey)所指出的,以防止种族灭绝为存在理由的组织,总会倾向于透过那样的棱镜看问题。话虽如此,罗兴亚人的处境——他们中的多数人得不到缅甸和孟加拉国公民身份——是悲惨的,而且正变得更糟。
谁是罗兴亚人?就像所有涉及种族的问题那样,这个问题也存在极大争议。对于在若开州占人口多数的佛教徒来说,皮肤黝黑的罗兴亚人是来自孟加拉国的外来者,他们轻蔑地称罗兴亚人为“孟加拉人”(Bengalis)。若开人对自己的独立史引以为豪,他们本身也是受迫害的少数民族。罗兴亚人在若开的起源可追溯到15世纪。还有很多罗兴亚人在始于1825年的英国殖民时期来到若开,那时若开和孟加拉都是英属印度的一部分。二战时期,罗兴亚人与英国人并肩战斗,而若开人则支持曾被短暂视为解放者的日本人。那个时期的仇恨延续至今。
自2010年统治缅甸数十年的将军们开始逐渐放松铁腕统治以来,反罗兴亚和反穆斯林情绪普遍抬头。更多的自由言论意味着更多的仇恨言论,其中很多都针对穆斯林。今年4月,政府收回了罗兴亚人的临时身份证,原因是不希望罗兴亚人拥有投票权的佛教徒发起抗议。如今,在没有官方身份的情况下,多数罗兴亚人更容易受到任意逮捕和限制行动,危及他们的谋生能力。绝望的感觉推动越来越多的罗兴亚人逃离缅甸。
罗兴亚人的船上显然没有舞会和船上娱乐活动。如今,在海上随波逐流的罗兴亚人就像当年圣路易斯号上的犹太人一样,被拒绝进入潜在的安全港——尽管马来西亚和印尼已宣布提供临时庇护。在偷渡路径被切断的情况下——至少现在是这样——解救6000来名仍在海上漂流的难民并安置他们,应该是相对简单的事。
当然,还有一个更加棘手的难题:缅甸能否扭转其公然歧视性的政策?就连该国的民主偶像昂山素季(Aung San Suu Kyi)也犹豫着不敢使用罗兴亚一词,担心这会冒犯她的佛教徒支持者,有鉴于此,这一点看起来希望渺茫。但是,如果不能有所作为、为这个遭受摧残的少数民族减轻苦难的话,与1930年代欧洲犹太人的遭遇进行对比将越来越贴切。
译者/何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