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天,一群中国投资者“组团”出资19亿美元收购硅谷半导体公司OmniVision Technologies。
这笔交易是首批表明跨太平洋投资流(尤其是科技业投资流)现已呈现双向流动的交易之一。正当硅谷寻找下一个点子以打入世界最大移动互联网和电商市场时,中国投资者也在美国展开越来越大手笔的投资,以弥补国内的短板。北京方面已投入巨资打造国内半导体产能,但由于缺少高品质芯片设计商,这一产能未能得到充分利用。OmniVision为摄像头(包括iPhone的)所用的图像传感器设计生产芯片。上述中国财团收购OmniVision,就等于是在收购能增强中国高端制造业竞争力的人力资本。
此外,包括华创投资(Hua Capital)、中信资本(Citic Capital)和金石投资(GoldStone Investment)在内的这群中国投资者,有计划确保这笔收购在财务和经济两方面都成为明智之举。最终,它们计划将已在美国上市的OmniVision纳入囊中,并让它在中国国内重新上市。这么做的原因是,半导体公司在美国已不再受垂青,而中国人依然对这个板块感兴趣。
在计划的执行中,中国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借鉴美国私人股本的做法。比如,黑石(Blackstone)曾把在当地市场上不受欢迎的公司私有化,并在足够长的一段时间后,让这些公司在那些对它们持更积极看法的市场重新上市——它靠此赚了不少钱。10年前,黑石对在法兰克福上市的化学品公司Celanese就采取了这种做法。
没错,该计划是早在中国股市开始戏剧般上涨前就构思好的——但谁又知道当OmniVision最终在上海挂牌上市时股市会处于什么价位呢。过去一年里上海股市上涨了113%,仅在今年3月初后就累计上涨了近30%。即使是中国当地的券商,也讲不出这轮意外上涨的道理。里昂证券(CLSA,现已是中信(Citic)旗下公司)的克里斯•伍德(Chris Wood)给出的最合乎情理的猜测是,这轮行情与“以战略合并方式进行的(国企)改革带来的潜在拉动作用、以及人们日益关注国企提升利润而非收入”有关。
但在中国市场上,技术面因素的解释往往比基本面因素的解释更有说服力。以前经济火爆时,股市却陷于低迷。而现在,尽管人们日益担心宏观面上并非一切尽如人意,股市却牛气冲天,对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视而不见,比如企业盈利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以及有美元借款但没有美元盈利的企业可能会发生违约——尤其是实力较弱的房地产开发商。
中国央行近几个月来三度降息,为了缓冲日益放缓的增长、同时提振市场,未来可能还会再降息。但更重要的事实是,一度受到打压的融资交易现在得到了官方的许可,每月有数百万新开账户。这使得唱多者能够辩称这轮上涨得到了北京方面的鼓励。事实上,借款在助长股市上涨中起到的作用促使一些人预测,有多达30%到50%的成交量来自于借款支撑的交易(尽管瑞信(Credit Suisse)认为这个比例不到10%)。这里面包括近2万亿元人民币的融资余额和至多4万亿元人民币的其他借款。
伍德表示:“依然很明显的是,中国政府希望推动牛市。它这么做部分是为了,在中国经济因从投资驱动型增长向消费驱动型增长(的调整)而显然仍在放缓的背景下,在股东当中营造财富效应。”人们现在每天都能听到这样的故事:一家新的科技公司——甚至是一家渴望成为科技公司的企业——只是改了个公司名估值就飙升。中国需要更有实质性内容的故事和实打实的企业。如果OmniVision的交易能够成为这一趋势开始的信号,那么飙升的股市将至少可以建立在一个更坚实的基础上。
译者/许雯佳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