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16日印度总理莫迪开启了中国之行,这是他就任总理以来首次访问中国。对于中印关系发展而言,个中意义虽称不上具有开创性,但是却足以“承前启后”。基于他在印度国内享有良好的民意基础,又有印度人民党在议会中的绝对优势,完全具备在外交上“积极有所作为”的可能。拭目以待两国领导人将如何共同规划中印关系新图景,能够缓解印度“象”对中国“龙”的消极认知。

印度“象”眼中的中国“龙”是什么样子的?2013-2014年,我因工作需要来到新德里。短短一年多时间,深刻感受到中印在认知上的巨大鸿沟。接待初到印度的国内同行,他们都不免向我表示惊讶,惊诧于中国“龙”在印度“象”眼中的形象之差。澳大利亚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2013年的民意调查也显示,印度民众对中国的喜爱程度仅高于巴基斯坦,却远低于其他大国。

“一百个读者眼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而一百个中国人眼中可能也有一百个印度。有的来到印度后,流连于印度独特的文明、宗教、艺术,“人未离开,却已经思念”。也有到了印度之后,不堪“杂乱差”的卫生状况而“归心似箭”。没有到过印度的中国人中,多半有一种“嫌贫爱富”的情绪,甚至可能夹杂着种族歧视的倾向,称印度为“阿三”。

那么,印度是怎么看待中国的呢?

遭遇印度版的“政治正确”

由于经常穿梭在新德里的各个研讨会上,偶尔拜访印度的各个智库、高校及专家学者,大抵能够掰着手指头数出新德里的中国问题研究的大咖。虽然他们都有过在华访学、游历的经历,然而极少有过较长时期在华访学的过程。对于印度年轻一代的中国研究者来说,既缺乏长期实地考察的经历,也很少有人能够熟练使用中文。造成的结果是,印度国内对中国的研究依赖的资料来源更多的是西方媒体,甚至主要是国内的激进报纸的英文版。

更大的问题似乎是,印度国内在讨论中国问题时,常常陷入印度版的“政治正确”导向中。当然也不缺乏像谭中等人主张的“中印大同”,但是隐隐之中,印度媒体和社会似乎存在一个非正式的“禁忌”——不可以或者尽量少去积极评价中国,“疑华”、“反华”言论颇能得势,这一点在非官方的战略分析家、退休军官中表现尤甚。这种“政治正确”的舆论导向在不停地自我组织、循环产生。即便一些“知华人士”,在印度媒体和电视辩论中,常常也充满消极评价。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中国方面的过错肯定是存在的,如中国在对外行为中常常显露出的“自我中心”的行为方式。例如,中国学者批评印度对“一带一路”不支持时,印度学者争辩说,中国外交有种“天朝心态”,喜欢作出决定后,“逼迫”他人接受,事前不曾沟通、寻求共识,事后也没有以平等姿态与印度商讨。印度是个大国,而不是随意跟班的小伙伴。

当然,另一方面,可能由于印度媒体不受官方任何控制,民主制度提供了表达言论的自由,媒体为了获取社会影响力而故意渲染出“另类”中国。以所谓中印边境的“越线”事例为例。边境上的“越线”源于彼此对实控线认知的不一致所致,但是印度媒体普遍使用的是“侵入”一词,已经预设了过错方,中国就得扮演“侵略者”的角色。媒体常常一窝蜂地报料、跟进、炒作,而这种取向的报道(印媒称近些年来中国边防军每年大致有300-500多次的越线)很容易就呼唤起印度普遍的“历史悲情”。当现实的边界问题谈判受阻,掺杂上了复杂的情感因素后,就使得“恨意”难以消解,也使得过去主流的历史叙述不停地被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