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头3个月,约有2.5万人——大多是受到迫害的穆斯林罗兴亚(Rohingya)少数民族——乘船离开孟加拉湾,以寻求改善生活状况。然而,他们却遭到了残忍的走私犯和一些无情的政府最骇人听闻的对待。联合国(UN)称,至少有300人死于“饥饿、脱水和毒打”。现在还有6000到两万人相继被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拒绝入境,不得不继续在海上漂流,一位人权活动人士将这种相互推诿比作一场令人作呕的“人类乒乓球”比赛。形势极为严峻。如果不采取行动,数十人乃至数百人可能都会面临死亡。

这是一场三幕悲剧。这些前往马来西亚的难民,很多都来自缅甸若开邦(Rakhine)西部或者孟加拉国的难民营。尽管许多罗兴亚人已经在缅甸生活了好几代,但罗兴亚人事实上是没有国籍的。讽刺的是,随着缅甸告别军政府统治,占人口多数的佛教徒中的反罗兴亚情绪更为高涨。罗辛亚人被轻蔑地称为“孟加拉人”,缅甸当地人普遍视他们为从外国闯入、倾向于生育更多孩子的异教徒。2012年,暴民杀害了至少170人,并使14万人被迫居住于供给极为不足的难民营。随着希望逐渐破灭,罗兴亚人外逃的动机也不断增强。

第二幕是由人贩子导演的。许多难民被关押在泰国“拿赎金放人”的营地。那些无法支付赎金的人可能遭到毒打、强奸或者被活活饿死。泰国当局迟迟未采取措施,直到在其中一个营地发现集体坟墓后才对此类行为进行了打击。无法再把人扣留在泰国的走私犯便任船只在海上漂流。第三幕悲剧是那些试图在马来西亚、泰国或者印度尼西亚登陆的船只遭遇的事情。这三个国家都拒绝让这些船只上岸。短期来看,我们应重点关注那些现在就身处危险之中的人。上述三国必须紧急展开救援行动,将这些移民安全带到岸上。之后援助组织可着手解决他们的紧要需求,与此同时对那些能证明自己是政治难民的人,也有长远的解决方法。

大规模难民外逃的唯一长久解决之道需要从缅甸自己身上寻找。罗兴亚人大批离开,是因为他们看不到未来。这或许就是问题的关键。当权者可能寄望于,如果状况足够糟糕,罗兴亚人就只能离开。一个组织将这种策略称为“软性消灭”。缅甸的政治领袖应转变策略。自3月底临时身份证过期后,罗兴亚人的处境已变得更加危险,缅甸当局应让罗兴亚人的身份合法化。在理想情况下,这将意味着赋予大多数罗兴亚人正式的公民身份。在过渡时期,当局可以发放允许持有者自由流动的居留卡。如果罗兴亚人能够谋生,能够送子女去上学,他们或许会认为自己在缅甸还是有未来的。

国际社会可以在其中发挥作用。国际社会必须让缅甸知道,迫害一个少数民族不可能不受惩罚。应该让缅甸为这种行为付出代价,这种代价体现为多快解除对缅甸的制裁,抑或是否解除制裁。在各方中,东盟(ASEAN)十国中其他国家的政府或可发挥最大作用。追根溯源,正是这些政府细致耐心的策略一点点推动缅甸走出了军事孤立主义。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人口都以穆斯林为主,这两个国家尤其有义务说服缅甸相信其反罗兴亚政策是不可接受的。只有官方停止迫害罗兴亚人,这场悲剧的发生才可以说有些意义。

译者/许雯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