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倡导共建“一带一路”虽不到两年,近来已因亚投行变局引发全球关注与震撼,甚至有国际人士评论为可与战后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比拟的事件。“一带一路”为何能很快产生重大影响?这项宏大共建行动的经济逻辑何在?

为什么是中国?

可通过观察比较中国与美国实施类似经济外交战略收效情况得到启示。回顾金融危机以来大国竞合博弈,其实美国更早在亚太谋划部署经济外交战略。作为“重返亚太”与“亚太再平衡”总体方针一部分,美国近年多方推动“印太经济经济走廊”战略。在中亚地区,美国2011年就明确提出“新丝绸之路倡议”,力图建立一个以阿富汗为中心、连接中亚和南亚、并向中东地区延伸的国际经济交通网络。

在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描绘的“新丝绸之路”图景中,“土库曼斯坦的油气田将满足巴基斯坦和印度不断增长的能源需要,为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提供可观的过境收入。塔吉克斯坦的棉花将被制成印度的布匹。阿富汗的家具和水果将出现在阿斯塔纳、孟买和更远的地方。”有海外媒体评论认为,该计划“核心内容是帮助丝绸之路所经中亚国家开发社会先行资本(SOC),帮助其实现贸易自由化。”

上述构想不无道理。近四年多过去了,美国在“中亚区域经济合作会议(CAREC)”框架下所做努力取得一些进展,2012年《杜尚别宣言》提出一批建设项目得到部分实施,有些项目对区域经济应有积极意义。然而与超前设计能力比较,美国在实施战略的落地行动方面似乎仍面临短板约束,系统跟进得力落实措施明显不足,总体看收效并不理想。甚至有海外媒体评论说希拉里的“丝绸之路”现已不见踪影,也听不到“美国正在为中亚国家的经济发展做贡献”这样话了。

近年来,中国与这些国家双边与区域经济合作则更为务实与活跃推进。如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两国签署22项经贸合作协议,总金额达300亿美元;2014年12月中国总理李克强访问哈萨克斯坦签订140亿美元大单,推进两国在能源、基建、金融等各领域合作;2015年4月20-21日习近平访问巴基斯坦,更是带去价值460亿美元投资计划,两国在一天内签署51项协议和谅解备忘录,宣告5项重大电力工程破土动工。

如何理解上述反差现象?首先与中美两国相关政策优先序与承诺度显著差异有关。美国“新丝绸之路”战略主要着眼点在安全领域,为美军从阿富汗撤出后做善后安排。虽然也包含经济发展规划设计内容,然而美国无心无力投入与其战略设计需要相一致的大规模资源,与当年帮助欧洲战后重建的“马歇尔计划”不可同日而语。

相反,中国对于中亚及区域国家在经济及其他领域合作给予很高政策优先度。比如,习近平与李克强在2013年3月就任中国国家主席与国务院总理后,分别于当年和次年访问中亚多国,提出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规划。2015年5月7日,习近平再次到访阿斯塔纳,“同(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共同规划中哈各领域互利合作发展蓝图,包括推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协调双方在一系列大项目合作上的立场。”中国首脑外交这样超乎寻常安排,集中体现中国最高决策层把致力于周边国家合作发展作为最为优先的经济外交目标之一,决心通过制定实施“一带一路”的“五通”规划谋求自身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构筑中国与区域国家的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