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 晴

车在新横滨拐来拐去,最终看到了有“宫川”两字的小院落。按门铃,一位短发、胖胖的女士引我们,穿过小院内的花丛、小树,走到两层小楼前。

我们脱鞋、弓腰走上榻榻米,屋内的陈设简单、略有凌乱,像是老派的、稍有拮据的日本人家。一个长方脸、留稀疏长发、穿灰色西装的老人起身欢迎我们。他的眉宇之间的确有某种似曾相识之感。他是宫川弘,他的外祖父是孙中山。

1905年夏天,流亡日本的孙中山娶了横滨的19岁少女大月薰,一年后,他们的女儿诞生了,最初她得名文子,暗示她的父亲孙文。不过,此刻的孙中山正在西贡策划另一场起义。当他在1906年10月回来后,他可能没有时间、更可能是忘记了去探望这个妻子与他们的女儿。流亡的革命家的生活,是失败的苦涩、受困的雄心、莫名的希望、被同志背叛、酒精与陌生异性肉体的抚慰构成的,他也必须活在此刻与未来,而不是过去。

大月薰未能熬过这忽视与遗忘。1911年11月,她将文子(后更名为“富美子”,在日文中,它与文的发音相同)交给宫川夫妇做养女。两年后,大月薰嫁给了三轮秀司,在一段失败婚姻之后,她在1915年再嫁给一名寺院住持实方元心,生育一子。

此间,她与孙中山最可能的重逢是1913年。彼时,孙作为中华民国前总统、国民党党魁、时任铁道部长,访问日本。他的到来激起了日本社会的强烈反响,作为一名得到日本庇护的流亡者,最终变成了现代中国的缔造者。从首相兼外务大臣桂太郎、民党领袖犬养毅到玄洋社的创办人头山满,都时他的热忱欢迎者。日本的报纸连篇累牍报道他的行程、猜测他的出访目的。华侨社会更是一片沸腾,那些革命党的支持者,品尝到了收获的喜悦……

关于孙中山的逸事,则出现当地的报纸上。一家叫“对阳馆”、曾招待过这个革命者的旅馆老板娘对《东京朝日新闻》说,“孙先生喜欢年轻的女人,因此姑娘们都从赤阪(东京著名的花街)来到这里”,他与日本同志在商讨起义、筹款时、或浇愁时,“整日饮酒,而且每人若不抱一个女子就不善罢甘休”……这纵乐之中,更是一种无奈与悲壮,他们需要骗开日本警察的监视,也知道他们的命运未卜。

大月薰也出现在这些逸事里。但因为生病、或许也是回避,他们在1913年原本可能的见面未遂。不过,这谈不上有诚意的邀请,孙中山邀请这昔日的妻子来参加集体的欢迎会,而他身边则有另一位妻子卢慕珍。

我见到宫川弘时,这些往事早已烟消云散。在他1941年出生时,她的母亲是宫川吉次的妻子宫川富美子,几乎没人知道她的特别身世,她像是历史缝隙中的见证人。这情况在二战后的日本才逐渐改善,流亡至台湾的国民党政府与日本结成冷战的新同盟,国父孙中山的故事则被逐渐挖掘出来。这也给宫川富美子与她的两个儿子宫川东一与宫川弘带来了某种改变,他们突然与一个既荣耀又神秘的传统产生了关联。

这些细节,是我从一本叫《孙中山与大月薰》的书中看到的,它的副标题带有强烈的流行文学色彩——“一段不为人知的”。但写作却不乏严肃之处,尽管结构过分松散,但其中大量昔日的日本报刊档案却颇为珍贵。作者张先生曾是中国社科院的日本研究所讲师,1992年留学日本,他的好动性格让他离开学院,从此在东京的中文媒体工作,他其中的一名助手日后成为了第一个获得芥川龙之介奖的华裔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