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资委主任蒋洁敏因涉嫌严重违纪被中纪委调查,此事在中国中央政府“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败行动中,又添了重重一笔。虽然蒋洁敏够不够得上“老虎”不太清楚,但以他正部级官员的级别,毫无疑问是极有份量的问题官员。据以调查见长的《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今年3月18日,蒋洁敏从中石油到国资委报到,但对他的调查在3月底4月初就已开始。这意味着,在严厉反腐的背景下,每一位国企高管离任之时,都可能是一段风险旅程的开始。

引起安邦研究人员注意的,倒不是国企官员个人的腐败事实,而是媒体揭示出中石油在过去投资决策时的一些问题。问题之一是中石油在海外的投资并购。据来自中石油的人士称,中石油在加拿大等国收购的油气田项目存在不少问题,“花几十亿美元收购的项目,之前说是资质良好,结果轮到中石油自己开采,才发现其实资源贫乏”。据称,“海外有专门的机构,专门做这种把贫矿包装成‘富矿’的‘以贫扮富’的生意,卖给中石油赚钱”。国际上针对“中国需求”包装能源与资源项目,高价出售给中国公司来获得“中国溢价”,这已不是新闻。但中国国企在决策中如何规避风险?却始终未能解决,而且国企并没有什么长进。

问题之二是国企的投资决策与政治的“瓜葛”。据媒体引述知情者透露的信息称,蒋洁敏的问题,可能跟他与某位问题高官的“过多的交集”有关。消息称,蒋洁敏通过在该官员的任职地兴建石油炼化项目等方式,帮助该官员“提升政绩”。比如,中石油在辽宁有两个千万吨级的炼油厂,即大连石化和抚顺石化,其中的大连石化近年屡屡爆发严重的安全事故。2007年11月,中石油又跟随这位官员的任职变迁,决定在重庆市长寿区投资近150亿元,建设一个具备生产成品油650万吨能力的炼油厂;2009年,中石油宣布将这一炼油项目的产能提升至1000万吨级。

有关人士分析,中石油的相关投资项目从生产力布局上是很不合理的,中国北方的炼油能力早已严重过剩,而且大量所需的原油要从南方运来,运输成本巨大。即使中石油在重庆的炼化项目,原油也需要从缅甸运来。虽然投资决策是带有主观性的活动,但如果投资决策存在明显错误,那么其中很可能有另外的因素在影响决策。

在安邦的智库学者看来,上述两个例子揭示出一个问题:国企的投资活动与政治的边界在哪里?

广义来看,任何重大经济活动与政治都不可分,中国的海外投资、中国经济保增长、中国的全球能源战略……这都与政治有关,美国的经济与政治之间同样存在着密切联系。但尽管如此,在企业的微观投资决策活动中,却不能过于考虑政治意图,更不能为了政治意图而忽略企业的意义。一旦企业投资活动为政治所左右,它作为企业的利益肯定就会受到损害。

可能有人会说,在中国搞投资,根本无法摆脱各种政治利益,从项目审批到投资选点,从产业区规划到交通路线的安排,无不如此。尤其是国有企业的重大投资,为什么设在你那里,而不是设在我这里?这就要看中央、地方、国企的政治和经济“博弈”。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的这几年,中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市场生态明显恶化,这时候,地方政府争夺“有钱有权”的国企的程度明显白热化,这既是经济,也是一种政治。说得更直白一些,都是国有企业的资源,为什么不争抢过来用呢?不用白不用。

然而,国有企业终究是企业组织,而不是政治组织。如果在企业微观活动中也用政治考量来左右,这种企业的生命力不会强。做企业,就要有企业活动的边界,企业投资是一种经济投资而不是政治投资。如果把国企作为资源来与政治资源进行交换,这种模糊政治与企业边界的做法,将会首先毁掉企业。

国企也是效率组织,它要对股东利益负责,国企的投资活动要与政治保持边界。

(注:安邦咨询公司是中国内地一家独立智库机构,专注于财经与公共政策研究。本文只代表该机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