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1953年版之研究(上)

“反右”、“文革”对中国人的精神摧残有目共睹,但人们往往低估甚至漠视了中共建政初期“思想改造”运动的作用。近年来,借助陈徒手先生的《故国人民有所思》,总算窥见了惊心动魄的精神戕害图景之一角。

被改造的知识群体的遭际令人叹惋不已,主导“思想改造”工程的却不大有人关注,更不用说追究了。

在我看来,时任文化高官的叶圣陶呕心主持编写的《新华字典》——这座通向共产主义天堂的巴比伦塔,其实是一部洗脑作业的超级原子弹,它摧毁一个人天性就会亲近的普世价值观,让他接受一个不容置疑的乌托邦理念,不自觉地沦为革命的信众,从而彻底失去人性和尊严。

翻阅这本字典,我好像进入了狰狞的魔界。我难以想象,进入政权核心的一代知识分子,竟然如此信服无情的革命,甘愿为此抛弃常识和良知,自觉做党的思想宪兵。

《新华字典》是一本政治教科书,字义服从于革命需要。他们要创造一个党的新文化时代,便以革命标准审视一切文化遗存,以绝对化的思维裁决,分出了新与旧,革命与反革命,把政治要求化为赤裸裸的思想灌输,汉字丧失了自己的灵魂,变成了一具具僵尸。识字即意味着接受洗脑,而且是彻底的“思想改造”。以后的《新华字典》修订版,无论如何标榜与时俱进,都跳不出叶圣陶们精心建造的精神牢笼。

1953年12月,酝酿三年之久的《新华字典》在北京问世。编纂者这般表述其意图:“主要是想读者利用这本字典,对祖国语文的词汇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并且知道词汇现代化和规范化的用法,在书面上和口头上都能正确地运用”。这本“主要是供小学教师、初中学生和初中文化程度的干部使用”的字典,正文共计七百页,“红色意识形态”几乎贯穿到每一个例句里。

最明显的是数字的解释。

比如“一”,“数目字”三个字即敷衍过去,接着便是革命性质的例句:【一定】“一定的阶级,一定的政治路线。”与《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释义有霄壤之别:“数之始也,故大或十百千万,小或毫丝忽微,俱以一为界。一统,专一,一切。”

“五”,“五一”,“国际劳动节”。绝不会有“数始于一极于九,五居其中也,故算法无论何数,若不论其位之大小,以五除之,可无奇零。”

“七”,于“数目字”三字外,例句便是【七一】“一九二一年七月一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纪年日。”“八”亦如此,在例句里只有【八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念日。”“卅”,三十:“五卅惨案”。

个人崇拜,是这部字典的另一个特色。看看对毛泽东的赞美吧:

【福】毛泽东时代的青年是幸福的。

【了】我看见了毛主席。

【亏】亏得毛主席,农民翻了身。亏了党领导,国家走向工业化。

【号】毛主席号召我们增产节约。

【呼】高呼毛主席万岁!

【欢】欢呼毛主席万岁。

【救】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

【见】劳模见毛主席。

【疆】毛主席万寿无疆。

【寿】为毛主席祝福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