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是孔子说的一句话。意思是说,普通人都为生活奔走,目的是要赚钱;有理想的人追求社会的正义。他并没有说小人不好,君子好。他说的是一个社会现象。不过后来的人往往在孔子的原话上增添了自己的理解,认为小人是没有道德,只知道弄钱;而君子才是高尚的人,是我们值得追求的榜样。我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最近听了秋风的一番言论,豁然有悟,仔细一想,发现原来的想法非但不对,而且正好颠倒了。

小人忙于赚钱,并不见得就没有道德;君子追求正义并不是不讲私利。赚钱和讲道德并不矛盾;君子追求正义,也不妨碍他也要生活,也要赚钱。孔子所说的仅说明了社会上有不同的两种人。他没有做出任何价值判断,谁好,谁坏。现代经济学的鼻祖斯密,在二百多年前发现小人对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面包师烤面包,为大家服务,并不是出于公心,恰恰是为了自己的生活。面包师就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小人。其他的行行业业都是小人在为大家服务,同时也为自己赚钱。社会就是许多小人组成的。

斯密的这个发现意义重大。后来的经济学理论大厦就是建立在“经济人”的假定之上,认为社会中的人个个都是只讲利的人,他们组成了一个和谐融洽的社会,能够最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如果把经济人的假定抽掉,经济学的理论大厦就会倒塌。如果人人都不讲利,人类社会将陷入巨大的不幸。

经济学里假定人人都是小人,这里的小人并不是坏人,他们不会去损害别人,但是他们只讲自利。从道德上讲他们是中性的。既不会损人利己,也不会损己利人,是一批利己不损人的人。他们确实是一批很庸俗的人,眼睛里只有自己的利益,成天就在计算怎样做对自己有利,像一台没有感情的计算机。不过他们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也尊重别人的利益,因为别人和自己一样,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如果每个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时候损害别人,这个世界非乱套不可。所以他们严格遵守不损人的规则。从这一点来讲,这些小人也是很可贵的。

这个世界之所以混乱不堪,就因为有许多人在损人,而不是因为大家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这一点必须严格加以区分。

不过一个社会全都由小人组成却并不理想。这样的社会可以丰衣足食,但是未必对每个人都很安全,更非常乏味。万一出现个别损人利己的坏人由谁来阻止?因为没有任何人比别人高,每个人的地位权势都一样,社会由谁来领头,来组织?社会成员之间的纠纷由谁来调解,来判断谁是谁非?更不要说,社会要进步,科学要发展,人类有好奇心,要知识的增长。这些事光由小人组成的社会是无法解决的。所以孔子说,需要有一批君子,他们的眼光超脱了利益,不以利益为目标,而以理想为目标的人。这样的人在社会中只能是少数。孔子虽然没有说他们是少数,但是孟子确实说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劳心者应该是少数,劳力者在社会中是多数。这样的社会是一个正常的社会。

在中国出现了一位伟大的理想主义者,他的名字叫毛泽东,他是一位“君子”。他认为由大多数小人组成的社会太庸俗。他要把大多数的小人改造成为有理想的君子,把中国变成君子国。他教育全体小人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毫无自私自利之心,最终转变为君子。为此他写了许多文章:“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等。文章要求大家脱离低级趣味,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他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很讨厌钞票,认为钞票太脏,他连碰都不碰。他成天计算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如何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把计较利的小人所组成的社会改造成为不讲利的君子的社会。为此他的后半生几十年都奉献于此。他发动并领导了文化大革命。但是得不到大家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