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围绕中国房地产业的讨论主要聚焦于住宅市场。直到本月,中国最大商业地产开发商万达申请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或将成为香港几年来规模最大一桩IPO,使得商业地产再度走入人们的视线。住宅市场的疲弱,对目前的商业地产有没有影响?

所谓商业地产,通常指用于零售、餐饮、娱乐等各种经营活动的房地产,包括常见的商场、购物中心、街边铺面房等等。从我们掌握的8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房地产信托(REITs)披露的财务数据来看,商业地产租金整体表现依然良好。这些公司和信托所持有的商用物业包括40家购物中心,分布在中国19个城市,租金自2007年以来始终保持稳定增长,累计涨幅已翻倍,高达124%。而同期一线城市住宅租金涨幅仅为43%。

但这组靓丽的数据并不能代表商业地产的整体表现。

一方面,上市公司持有并定期公布数据的都是优质成熟的商用物业,数量上仅占全市场很小比例,不具普遍代表性。另一方面,即便是这些优质物业,入驻率近年也持续下滑,从2011年的99%降至今年6月的91%。其背后原因主要在于,近几年建成入市的购物中心数量增多、竞争激烈;同时,在电商的冲击下,传统零售行业对门店需求减少。据统计,中国16家知名零售商家的门店数量,自2012年以来增长速度较之前明显放缓。其中服装和家电类行业放缓最明显,今年上半年门店数量环比减少4%和1%。这两类正是受电商冲击最直接的行业。而餐饮和超市企业门店数量增长也在减速,增速放缓至6%。

最近3年里中国出现的商业地产开发热潮,源于2010年中国政府启动的房地产调控。以限购、限贷、限制房企融资为主要手段,针对住宅市场的这轮调控,却在另外两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限制房企融资最终造成了影子银行的快速扩张,而针对住宅的限购则刺激了商业地产的开发。

从全国数据看,自2010年起,商业营业用房的新开工、竣工、销售指标均出现明显增长。而40个重点城市土地出让中,商服用地的比例也明显升高。一方面,经济发展自然提升了对商用物业的需求;另一方面,在住宅限购的大环境下,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热情都转向了商业土地。一时间,很多城市争相开发“全国最大”、“亚洲最大”、甚至“全球最大”的各类大型购物中心、城市综合体。但市场真的有那么多的商业地产需求吗?

以“北上广深”、重庆、成都、武汉这7个城市为例,如果仅以这些城市中已投入营业的、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以上的购物中心作为统计基数,这些城市的人均购物中心面积也已达到0.5平方米,其中最高的成都和武汉都达到了人均0.62平方米,最低的重庆为人均0.33平方米。而作为参考值,美国全国的人均购物中心(以40万平方英尺,即3.72万平方米以上大型购物中心为统计基数)面积仅为0.42平方米/人。这意味着,国内很多城市的人均购物中心面积已超过美国平均水平。考虑到近几年还有很多商业用地尚在开发还未入市,未来人均面积还将更高。

当然,这里我们是用中国单个城市和美国全国数据作比,原因是美国城市数据较为匮乏。如果以州为单位统计,在美国商业发达地区集中的东西海岸,内华达州、亚利桑那州和佛罗里达州的人均购物中心面积最大,分别为0.59、0.52和0.51平方米。这仍低于中国国内一些城市目前的水平,同样显示我们很多城市的购物中心未来可能面临供大于求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