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中央政府根据香港建议,将“一签多行”缩减为“一周一行”。不少内地民众认为,香港在尽享了“自由行”的好处后过桥抽板,他们感情上难以接受。今年“五一”期间内地访港游客虽未明显下滑,但“旺丁不旺财”势头更加明显。未来中央政府还将下调部分外国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这也会进一步影响香港零售业。对此,很多人认为,香港“不作死就不会死”,缺少了内地游客的支持,香港的零售业甚至经济前景将一沉不起。

“中国好,香港才好”,这当然是事实。特区政府和香港民众应当更多强调、解释“一周一行”政策的本质只为打压水货客,而非针对正常的内地游客,消除后者的误解,以免影响两地之间的感情乃至长远合作。然而,如果内地民众因此以“恩主”的心态,认定香港的发展只能依靠内地,则是有所偏颇的。

以旅游业为例,根据香港政府的数据,旅游业占香港GDP比重仅约5%,其中内地游客“自由行”贡献更只占香港GDP约1.5%,远低于贸易及物流业(占比近25%),金融业(占比近16%)以及专业服务和其他生产性服务(占比13%)。而且从性质来说,“自由行”只是一个平等买卖、互利互惠的消费行为,并不存在谁惠及了谁。内地游客减少来港会造成影响,但影响程度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大。

另一方面,香港经济面临的挑战,并非靠中国内地支持就能解决。随着多年重商主义(Mercantilism)盛行,社会普遍有“金钱至上”心态,众多港企、港人对金钱和资本过度重视,以致于忽视了生产才是创造财富的根本。有些富豪更玩弄长贪(long-term greedy)技巧,在赚取富可敌国的金钱之后,就和政府讨价还价,制定有利于自己的游戏规则,因此导致产生了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马太效应”,资产不均随之出现。

即使近年来香港经济持续增长,但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财富大多进入了少数人的口袋,从而造成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更多民众的生活愈加困苦。这一困局是香港的结构性问题,内地对香港的支持仅能缓解问题恶化,但要真正解决仍需要依靠香港自身结构调整才能自救。

香港的经济要再度起飞,应至少在三个方面下工夫。

其一,香港需要重新发展制造业。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香港制造业开始北上内地,将劳动密集型的产品或生产工序,向生产成本较低的中国内地转移之后,导致留在香港的工厂,成为了不再生产产品、没有生产工序的“空壳”工厂。从产业结构来看,香港的制造业实际上已经“空壳化”。

制造业的消失成为了香港近年经济的一大困局。如果我们让视野国际化一些,会发现作为世界第一大强国的美国,制造业一直都支撑在美国的发展。美国在2009年之前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如今美国是世界第二大制造业强国。一个最直观的体现是,在世界500强中,美国企业占比超过40%。如可口可乐、通用等传统制造业仍占主导地位。美国拥有世界第一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拥有世界第二的第二产业,由于美国产业结构很均衡和合理,才导致外界常常忽略美国强大的制造业。

香港民众如再继续眷恋炒楼、炒股票赚快钱,或者寄望内地大力支持继续提供优惠政策赚“容易钱”,这只会导致香港经济走入死胡同。香港更需要的是多打造高端制造业、创新产业,生产更多“Made in Hong Kong”的产品,而非仅仅是由香港投资的“Made by Hong Kong”产品,以此推动香港经济持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