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共十八大三中全会发表的改革决定引发密切关注。FT中文网推出三中全会专题,希望能呈现多方解读和观察。
在本文中,林毅夫教授回顾了历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市场”的定位描述,认为市场作用从过去的“基础性”到今天的“决定性”的转变,含义重大。他重新解析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呼吁将“有效的市场”与“有为的政府”结合。林毅夫同时强调需要消除对市场遗留的干预和扭曲,让资源由市场进行配置,而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在保护产权、维持宏观稳定、克服市场失灵上发挥作用,推动技术、产业、技术、制度等结构的变迁。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提到,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我们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而不断深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强调物质利益在调动工人农民积极性上的重要性,但是仍沿着计划经济的思路用政府的力量来调整农轻重的比例;后来承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但是强调“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再到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当时的定位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从“基础性”到“决定性”只是几个字的改换,不过这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为进一步持续健康发展中国经济打下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制度基础。
中等收入陷阱多源于政府市场关系失位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中再次强调“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论断不仅适用于中国,也适用于所有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本质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产业的不断升级,发展中国家具有后发优势,可以引进、消化、吸收发达国家的技术,从而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风险和成本比发达国家低很多,经济增长速度可以数倍于发达国家。从十九世纪中叶到现在,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水平年均增长3%。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善于利用后发优势,经济增长速度可以达到8-10%。
可是从经验事实来看,从二战后到现在,全世界只有两个经济体从低收入变成中等收入、然后进入到高收入(台湾与韩国),只有十三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变成高收入,其中只有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不是西欧周边和发达国家原本差距不大的欧洲国家。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长期陷在低收入或中等收入陷阱,最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二战后的发展思路的主流是第一版的发展经济学-结构主义,强调通过政府干预来克服市场失灵,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也就是高度强调政府在资源动员和配置上的作用,忽视了市场。结果以对市场的各种扭曲建立起来了一些先进的产业,但是,资源错配和寻租、腐败盛行,经济发展的绩效很差,跟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全世界发展中国家都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学的第二版-新自由主义盛行,强调市场,忽视了政府的作用,主张采用休克疗法,推行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结果是推行新自由主义所倡导的华盛顿共识的国家经济普遍崩溃停滞,危机不断。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