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决定》“60条”未出台之前,就获得全球目光的焦虑期盼,生怕它会流产。出台以后,全球都在细心解读,生怕误读了会破财。

一冷一热的“三中全会”反应

扫描中国国内的反应,大体上是一冷一热。目前相对“冷”的是全会前一度兴高采烈的“毛左”帮,他们原先大概预期全会的决定将把中国经济体制继续朝着国进民退的方向猛推。没想到习近平李克强对中国的经济现状有实事求是的忧虑,看到要把中国带向可持续的增长,必须释放私营经济的活力,不然整体的中国经济就会落到持续的乏力不活状态。所以三中全会前夕期待中国会全面向更僵化的体制迈进的“毛左”们暂时没了声音。

中国国内目前相对“热”的是体制内外经济改革派的反应。他们也许对《决定》原来有更多的期待,虽然没能完全满意,但大体上肯定《决定》的政策走向,将大大有助于扭转中国发展模式这些年来加速的劣质化和腐化。

不过对于《决定》“60条”的综合改革方案,国际上的观察人士许多还是“盲人摸象”式的解读。这类人本不是花力气长期研究中国的,中国这头“大象”又说着非常奇怪的语言。我这里并不是指中文,而是指中国的官方文件语言--那些表述方式对于他们这些老外,犹如中世纪英文版的《圣经》对于我们这些“老中”,虽然认得其中绝大多数的字母,但读不懂其中大多数的句子。苏联知识分子以前称此种风格的官方语言为“塔斯体”,即苏联官方权威宣传机构“塔斯社”的话语体系,它虽然是俄语,但又和通常的俄语很不一样。

国际社会(包括海外华人群体)里反应声音中间最响亮的,是猛烈批评《决定》“60条”完全缺少重大的政治改革内容。对此,我只能说,两边都应该被各打五十大板--起草和审定《决定》的人应该被打板子:你们为什么不回应广大中国人民包括部分体制内的呼声,真干实做的开放政治体制、跟上民主化的潮流?对那些批评《决定》缺乏民主化改革内容的人也应该打板子:你们为什么非得要求淡水鱼马上游入汪洋大海?你们难道不懂得淡水鱼和咸水鱼大不一样,虽然都是鱼?

依我的观察,至少有三大原因使得1989年之后的中共领导层大多数都属于政治改革的“淡水鱼”类,断不敢游入真干实做民主化的汪洋大海:中国“八九”悲剧的沉重阴影、苏联解体的惊天巨变、国民党于蒋经国之后在台湾结束专权统治却一度被民众选下了台。虽然客观的研究者们对这三大历史事件有非常不同的解释,由此可以引申出积极的政策尝试和体制创新,但在中共领导层里,成为主流的教训乃是“谁开放政治改革谁垮台”。

内行们的怀疑有根有据

虽然国际上对中国政治经济结构和过程真有了解的人士是少数,但那些曾经有过在中国内地工作、采访和研究考察的人士的观察,还是值得各界参考的。这样的国际人士可以称作是内行,他们关注的不是“60条”的具体表述,而是“60条”中哪些核心的改革内容能够在未来的九年(习李两届剩余的时间)里实行下去。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当然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这样的提法在中共最高层文件中以前没有公开出现过。所谓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深一步的解读就是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就是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体制里,迄今获取了海量好处的既得利益集团(包括正规的和非正规的,比如说警察和官员庇护或指使犯罪团体获取暴利),不再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关键领域呼风唤雨。这样的改革将使既得利益集团失去巨大的好处,对此,内行的观察人士发出一个共同的疑问:在如此多年里形成的中国盘根错节的利益网中,怎样才能冲破掌控者台面上台面下的权力布置安排?他们那么容易就放手、让权、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