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领中环”(Occupy Central,简称“占中”)与死对头“反占中”运动在一件事上看法相同:对方胜利将对香港作为中国商业门户的特殊地位构成威胁。

宣布香港特殊地位不复存在的“讣告”早就有人写过。比如在1997年,有些唱衰者预言共产党将管理不善,2003年SARS恐慌期间也出现过此类“讣告”。那两次,旧的体制被证明颇具韧性。政府(无论是香港政府还是中央政府)都采取支持态度。香港秉持具有全球可信度的法律和商业标准。这种安排有利双方。

但是,中国不再像以往那样需要香港。深圳和上海已经发展成熟。经济增长已使中国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因此,中国可以设定自己的条款,从跨国公司的定价政策,到中国企业选择的商业合同适用法律。香港也许为其独立性抗争,但中国将决定业务应当流向哪里。

这种转变可能给香港带来痛苦的后果,正如企业行为所证明的。自2011年以来,长期盘踞香港、经营范围涵盖房地产、交通和食品的太古(Swire),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剥离的资产超过收购的资产。就连李嘉诚(Li Ka-shing)也在对冲自己的赌注。同期,他的长江实业(Cheung Kong)集团公司——涉足房地产、电信和零售业——对发达市场公用事业的投资超过其它任何行业。

随着内地官员收敛炫耀性支出,香港的吸引力已经下滑。随着专业服务机构把员工迁往别处,商业和住宅开发商及业主可能失去更多营收。香港仍将是一个伟大的全球城市,具有自主确立的身份认同。但它作为中国商业门户的角色无论如何都很可能变得次要。

Lex专栏是由FT评论员联合撰写的短评,对全球经济与商业进行精辟分析

译者/何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