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平时每天成交金额不到3000亿元的市场来说,如果突然成交增加了一倍,达到了6000亿元,那么无疑是算放巨量了。要是在这基础上再翻一番,达到12000亿元,那就堪称天量了。在2007年股市最活跃的时候,沪深股市曾经放出单日成交约6000亿元的巨量。而今,就在12月中旬,人们看到了两市放量超过12000亿元,天量记录由此诞生。
作为最主要的交易数据,成交量的大小对市场来说无疑有着多重提示意义。譬如它告诉人们市场的活跃度如何,股票是不会被追捧,以及全社会的资金流向怎样。还有人根据历史上成交量变化与股市涨跌的关系,总结出“量为价先”的规则,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先有天量,后有天价”。当然,在实践中量价关系并不是那么简单,而这次股市爆出天量,更是非常值得投资者思考的事件,从中会受到不少启发。
启发之一,是这个市场也许真的不缺钱。自2007年11月股市冲高6100点回调以来,投资者就一直为它的流动性所惑。随着大量限售股的解禁,市场上自由流通股数量在不断增加,而失去了财富效应的股市却再难以吸引新的投资者,相反原来投资者还在不断退出,这就使得大盘从此开始持续下跌,最低时下探到1600点.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在这近七年的时间中,两市的总流通市值一直就难以有效突破18万亿元.应该承认,此时股市的确是表现得很缺钱的,人们对其流动性的担忧,也就成为股市长期不被看好,即便有行情也只能是以中小市值品种的结构性行情的原因所在。
但是,时下的这波行情改变了这种局面。自11月下旬降息以来,大量资金开始进入股市,这直接导致成交量的放大,并且最后超过了12500亿元。这种成交连续倍增的局面明确告诉人们:这个市场其实并不真正缺资金。想想也是,利率下降的同时,客观上也是在降低投资者对股市的风险补偿要求,从而提示出其投资价值的上升。而实体经济的不振,使得各种投资渠道减少,这就在事实上驱使资金流向股市。而这几年来股市不断加杠杆的努力,也令增量资金可以有更多的路径进入股市。当然了,比较明显的大众化财富效应的出现,更是成为引爆这轮资金推动型行情的主要因素。显然,过去的股市缺资金之说,其实是个伪命题。之所以会感到缺资金,是因为市场无风险利率抬高,退市股市缺乏效应,加上没有可靠的资金杠杆。而现在不管是基于什么样的原因,当这些问题开始松动,并且显现出了解决的希望时,资金就会大量流入股市。天量成交的盛况也提醒人们:对于中国股市的潜力,绝对不能低估。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段时间券商股暴涨吧。
启示之二,是这个市场还远没有成熟。在实体经济还很疲软的情况下,一次非对称性降息就能够促使股市的大幅度,以致众多研究机构判断要到明年才能实现的涨幅在短短半个月呢就可以完成吗?这首先在基本面上是得不到支持的。问题更在于,银行是否一夜之间就获得了估值大规模提升的理由呢?答案显然不是。而现实情况是,此间股市之所以能够持续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作为第一权重板块的银行股上涨有关。而其全部逻辑就在于有大资金涌入。如果说前阶段大资金不看好银行股,以致其跌破净资产是非理性的,那么此时突然大幅拉高其股价,恐怕也很难认为是十分理性的行为。其实,这就是大资金的一种比较另类的炒作而已。与过去资金不太多时抄小股票如出一辙。所谓的天量成交,只是这种炒作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人们把炒作小盘股视为投机,那么炒作大股票难道就一定是投资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