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网上流行的两个段子深度刺激了上海:

1)一个是说深圳,上海打牌——深圳说:我出华为、中兴;上海说:我不出;深圳:出腾讯,上海:不出;深圳:出平安,上海:不出;深圳:出比亚迪;上海:不出;深圳:出万科、金地、招商、华侨城,上海说:绿地能出吗?

2)还有一个则是直接追问上海为什么出不了B(百度)A(阿里)T(腾讯)?尤其是在马云因为阿里巴巴美国上市成功登顶中国首富之后。

这就引发了对上海的发展前景、城市功能、产业定位和创新能力(精神)的深度思考。

2014年9月上海市政府发布了《关于本市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在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发展与监管领域林林总总提出33条意见。这份实施意见既体现了对接新国九条督促资本市场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政策愿景,也展现了上海新一轮大发展过程中的金融雄心和版图。文章洋洋洒洒,相当全面,需要细读,不过实际上要解决的也就是两个核心议题——如何借助自贸区把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大机遇”,以及上海作为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主导型的“金融中心如何服务实体经济”。

早在2009年4月,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2012年1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目标是瞄准世界一流国际金融中心,全面拓展金融服务功能,加快提升金融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上海金融市场的国际内涵和全球影响力,力争到2015年基本确立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地位。

所以上海也就一直宣称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但什么是对标的所谓国际金融中心和如何成为这样中心的路径一直也说得不是太清楚。整个推进过程也是按部就班、波澜不惊,大致跟随中国经济的总量增长步伐,不管交易量、机构数目、市场深度和投资者风格与一些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也都没什么特别大的变化,顶层设计中构想的一定当量级的“聚变”也并没有发生。特别是随着以传统大盘蓝筹为构成基础的上证指数多年熊冠全球的低迷,中国A股市场也一直被国内外投资者所诟病。

真正的契机和转机发在过去短短一年之中,三大标志性事件先后发生在上海,其辐射作用和深远意义还都没有被充分的认识到,那就是自贸区、沪港通和金砖银行。根据笔者的理解,这应该就是一场可控的中国式的“金融大爆炸”(bigbang)的起点。

自贸区

自贸区金融改革的关键是分账系统和国际金融交易平台。人民币不是一种完全可自由交易和流通的货币,关键就在于资本账户没有完全开放,但贸然打开全部资本账户会非常惊险,可能会出现大规模套息热钱涌入和资本外逃从而引发金融危机,因此需要大量可控试验和压力测试,自贸试验区的相对隔离的准离岸环境就提供了这一便利。

a)分账系统。自贸区实施的是渗透型的资本项目可兑换策略。区内和境外企业可开立自由贸易账户,通过这个账户让自贸区内资金跟海外资金进行自由的交换,而自贸区资金同国内资金进行逐渐放开的渗透型交易(目前是3+1项目)。央行于2014年5月出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实施细则(试行)》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风险审慎管理细则(试行)》,要求金融机构开展“分账核算业务”,同境内业务风险隔离后,为相关方面提供自由贸易账户及相关服务。6月18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举行启动仪式,7家银行与相关企业签订了自由贸易账户开立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