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Lee Kuan Yew )曾经谈到,当他以新加坡总理身份首次访华时,东道主给他一家人留下的印象是:“我们对他们和他们的举止感到陌生。”李光耀的曾祖父来自中国的广东省。

李光耀在1976年首次访华,当时与健康状况不佳的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完成了一次简短握手。但此后,李光耀在后续的多次访华中逐渐建立起了对中国及中国领导层的最敏锐认识。李光耀在英国接受教育,于今日去世,享年91岁。

事实上,在过去几十年间,世界上或许没有任何一位领导人可以声称自己比李光耀更了解行事隐秘的中国领导人和中国的政治制度。李光耀总是能够成功地与北京方面和华盛顿方面都保持融洽的关系。

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国际研究学院(th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at Flinders University)副教授迈克尔•巴尔(Michael Barr)表示:“他比其他任何人都更早觉察到了中国的崛起。”

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李光耀详细记述了他对中国的多次访问,他称邓小平是“一位改变了中国和世界命运的伟大领袖”。邓小平的市场化改革为中国松了绑,让后者成长为今日的经济巨人。

不过,李光耀从未失之偏颇、只说中国好话,他秉持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写到了中国共产党官僚体制的局限性,并提及了理解北京权力核心与中国各省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正因为具备这样的认识,李光耀才成为周恩来去世后首批访华的外国领导人之一、以及最早与邓小平会晤的外国领导人之一。李邓之间的这层关系,促使邓于1978年访问新加坡,见证李光耀在这个赤道小岛上创造出的经济奇迹。

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放弃正统毛泽东思想以来,中国领导人一直着迷于新加坡的“有管制民主”或“仁慈独裁”模式。许多中国高官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新加坡这种制度应当成为中共的终极目标。

几十年来,每年都有大批中共官员飞到新加坡学习考察,两国之间的商业关系也一直密切。

一些西方人士认为有朝一日中国也许会拥抱某种西方式的民主,但会说汉语普通话的李光耀并不认同他们的观点。在李光耀看来,尽管中国“政府很可能会朝着民众参与度更高的形式发展”,但一人一票制对中国来说是不现实的。

“你如何去游说13亿人?”李光耀在他的最后一本著作《李光耀观天下》(One Man’s View of the World)中写道。这本书是2013年出版的,当时李光耀已年届九旬。

遗憾的是,尽管看上去李光耀把中国分析得很透彻,但在新加坡首次与中国在外商投资这件事上打交道时,他还是对中国人作出了误判。

1994年,李光耀曾积极推动在苏州投资30亿美元建立一个大型工业园区,把它当作展示新加坡工业技术的一个窗口。但苏州市官员却支持一个与之竞争的项目,导致李光耀推动的项目遭遇了挫折。

在回忆录中,李光耀不愿将这件事描述成一场失败。但事情过去许多年后,他提到他似乎从中汲取了一个教训——许多外国投资者应该不会对这个教训感到陌生。李光耀写道:“中国人并没有接受这样的观点——当你签署协议后,就不能改了。”

上世纪90年代初,即天安门事件和苏联解体后不久,李光耀已开始谈论中国很快就将挑战美国作为亚洲乃至世界头号强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