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两岸围绕中国倡议的新亚洲投资银行发生了争执,这事具有警示意义。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的这个最新矛盾,预示着今后不太平。在“后后冷战”时代,世界面临的最严峻问题是,在大国竞争(特别是美中角力)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和金融体系能否维持下去?从当前趋势来看,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

英国单方面宣布,将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简称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这暴露出一点:对于中国力求提高其在国际经济中的影响力,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分歧。英国此举激起了白宫方面异常激烈的反应,后者指责其盟友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对中国卑躬屈膝——这种事英国政府以前就干过。

假如双方失和前,西方国家已经从战略角度,就加入北京发起的国际金融机构有何利弊展开过热烈辩论,那也就罢了。中国希望提高自身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成立亚投行这类倡议是对现有国际金融规则的颠覆还是补充?西方能够否决此类倡议吗?加入是否比抵制更明智?在应对崛起为大国的中国问题上,老牌强国怎么在交往和防范之间把握好平衡?

但是西方国家根本没有进行此类辩论。英国宣布加入亚投行是一种经济机会主义的做法,而非出于地缘战略考量;华盛顿方面的愤怒反应,既反映出一种经过仔细考虑的判断,也反映出官僚作风引起的混乱。地缘经济决定着地缘政治,但大西洋两岸在决策层中都鲜少认识到这点。政策制定仍然各自为战。

英国做出加入亚投行的决定,是由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George Osborne)推动的。奥斯本以一个重商主义者的视角来看待中英关系。美国或许是英国最重要的盟友,但眼下英国经济很困难,而在奥斯本看来,中国是世界经济中的生力军。英国政府的目标是成为受到优待的伙伴,最重要的是,确保伦敦成为中国在金融服务方面的首选之地。

奥斯本在英国政坛上很有影响力,因此关于加入亚投行的更广泛地缘战略影响,未曾在英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加以讨论。文件被下发到相关部门,据说英国外交部对政府没有与盟友磋商颇有微词。中国以擅长分而治之著称。奥斯本不同意这点。迅速拍板决定,奥斯本就能在财长会议上,亲自把好消息告诉中国财长。

英国采取了机会主义做法,而美国处理得很不妥当。美国财政部和白宫经济团队知道,欧洲人对亚投行的看法不同(德国、法国和意大利都紧随英国之后,宣布加入亚投行),但此事没经过美国国家安全团队的讨论。七国集团(G7)内部的讨论停留在技术层面,没有涉及战略层面。默认的看法是,中国可能会利用亚投行,削弱美国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

华盛顿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让新崛起国家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机构中获得更大权力的改革遭到美国国会的拖延。别指望中国会什么都不做。

乐观者会说,欧洲在亚投行中的影响力,将会确保该行不会成为北京的政治工具,尽管过去的经验表明,英国将会唯命是从。然而,这场争执过后,可能还会发生更多的争执。说白了,美国的利益系于1945年以后的安排,而中国希望自己来建立新的机构和安排,以推动其国际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