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陈光诚只有43岁,但是他这本令人期待已久、具有高度可读性的自传《赤脚律师》却是内容丰富。书中包含了陈光诚对当代中国的许多深刻的观察,也向读者讲述了他2012年那段惊心动魄的脱逃故事——当时他在北京的美国大使馆帮助下,最终挣脱了警察囚禁,为自己争取到了自由。这本书的主题,正如书的副标题,是“一位盲人在中国为公平和自由进行的斗争”,它描述了伴随中国惊人的经济和社会进步所产生的政治压迫和日益蔓延的不公平感。不仅如此,书中其他相关且重要的主题,也同样值得读者注意。
不仅外国人,就算是中国日益富裕的城市居民仍然对农村现实知之甚少,正是这一现实驱使着数亿贫穷的、但一心渴求改变的农民进城寻找工作。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的劳动,但城市却没能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陈光诚所在的农村地处山东穷困偏僻一隅,贫瘠的土地让他的一家连糊口都困难。陈有四个兄长,其中三个不得不背井离乡,只留下最年长的大哥照顾父母和患疾的弟弟。
陈光诚眼不能见,但也能感受到成长于乡野自然间的简单美好,书中对于大自然的美丽有着动人的描述,与今日中国日益严重的工业污染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些描述也多少平衡了农村生活的艰辛和压抑。书中另一个亮点,会让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的学者尤其感兴趣的,是陈光诚描述了他在追求妻子袁伟静的过程中如何克服困难,最终获得这位大胆又忠诚的女子的青睐,喜结良缘。之后的事实也证明,袁伟静对陈光诚的成就不可或缺。令人称奇的是,即便是这样一对勇敢又特立独行的夫妻,当时竟然也极力恪守乡村婚礼的各种习俗。
陈光诚着重描写了生活在中国农村的残障人士所面对的种种艰辛困苦。村干部不仅不给予他们同情或帮助,相反经常对其嗤之以鼻,认为他们没有为村子出劳力,公开谴责他们浪费宝贵的集体资源。陈光诚早期遭遇的这些歧视——他18岁之前都无法入学——激发了他声张法律所规定的平等权的热情,他认为,声张这种权利,或许可以改善中国残障人士的困境。据他估计,在中国逾13亿人口中,残障人士占到近9%。
陈光诚向我们描述了他如何在妻子和大哥的帮助下开始学习法律知识——他们逐字逐句,大声地为他朗读通俗的法律“自学”读物。当时没有一所中国的法学院接收盲人学生。他希望能够运用中国日趋健全的法律,包括那些保护残障人士权益的法律,来维护穷困人民的权利。他所在的地方只有寥寥几位律师,而穷困群体无法获得这些律师的帮助。通过抗议当地政府官员的违法作为、和他们谈判,偶尔还把那些对群众要求置之不理的官员告上最近的县法院,陈光诚证明了,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赤脚律师”,哪怕是盲人赤脚律师,也可以减少政府的恣意妄为,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农村法律服务资源严重匮乏的现状。在中国农村,除非有着深厚的关系,一般人很难获得任何法律服务。
中国的律师聚集在城市里。只有极少数律师在像陈光诚家乡这样的乡间工作,而且他们常常拒绝接收无法获得丰厚回报的案件,以及那些肯定会引起他们跟当地官员对立的案件。官员是他们的一个业务来源,律师业务要顺利兴隆,和官员合作至关重要。讽刺的是,当陈光诚的行动最终惹恼了当地政府,当局决定通过刑事追诉来阻止他时,他被迫接受当地政府指派的被动消极的律师作为辩护律师,而无法委托来自北京的那些试图救援他的积极忠诚的人权律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